第十一章 賺錢好辛苦(下)

按照大多數現代人的習慣性思路,商業和貨幣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凡是文明國度就應該有錢幣。

——君不見那些奇幻背景的小說裏,哪一位仗劍闖天下的勇者,懷裏不是揣著一個裝滿金幣、銀幣和銅幣的錢袋?有誰會趕著一群山羊或小豬離開新手村上路,到一個酒店就放下一只羊來換酒喝和買情報?

但現實是很殘酷的,貨幣這種東西,在人類歷史上其實出現得相當晚。在此之前,商人們要麽就真的只能趕著一大群牛羊代替錢幣來做買賣,要麽用貝殼、香料、珠寶、金屬作為一般等價物。像是古埃及人始終沒有發明出自己的金屬鑄幣,直到古埃及文明結束的前夕,才有希臘商人把錢幣帶到了埃及。

至於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金屬鑄幣,則誕生於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時間大約是公元前七世紀,也就相當於中國的春秋初期(稍遲一點之後,東方的齊國也發明了刀幣,所以東西方世界進入貨幣時代的時間是差不多的),然後,這些最古老的金幣和銀幣,很快被商人帶到了整個地中海世界,使之廣泛流通起來。

而在此之前的中東地區,從蘇美爾文明到亞述帝國,都沒有貨幣的概念——記得《聖經》裏曾經有一段文字,專門誇耀猶太國王所羅門的奢侈和豪富,卻只說他的國庫裏有多少金子,多少銀子,多少香料和牛羊,卻就是沒提起他每年的財政收入是多少錢,讓後人看到很是困惑……但這並不是因為《聖經》的作者有意賣弄文筆、故弄玄虛,而是因為在所羅門國王的時代,人類根本就還沒發明出“錢”這種東西!

所以,在《尼羅河女兒》的世界裏,古埃及雖然已經有了相當繁榮的國內和國際貿易,每年都對外出口大量的谷物、啤酒、亞麻、雪花石膏,還有埃及特產的紙草,同時大批進口本國缺乏的木材和金屬。並且在埃及的首都和邊境城市,尤其是尼羅河的上遊和出海口,都形成了一系列很興盛的貿易市場。

但是,因為貨幣還沒有發明的緣故,在古埃及想要上街買東西,只能以貨易貨——當時唯有糧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貨,所以埃及人規定了一個名叫“薩提”的單位,指代一定數額的谷物,然後把市場上的商品價格都用“薩提”來換算。比如說,根據一張保存下來的賬單,當時的一張床大約價值4個“薩提”。

但問題是,作為一種分量沉重的物資,農民們在趕集時用小車推著糧食,在家門口進行交易或許還能湊合,但在古代世界悲催的運輸條件下,對於需要長途販貨的商人來說,笨重的糧食谷物真的沒法代替錢幣的用途。於是,某些商人開始用貝殼、金銀塊當做一般等價物。但貝殼的“面值”太小,在海邊更是普遍被拒收,原始的金銀實物又不是真的貨幣,沒法直接換東西,每一次交易都要對金塊、銀塊或者金環、銀環進行仔細稱重,還要有一雙能夠分辨出金銀成色的火眼金睛——用金箔包裹著鉛塊做出來的假金子,在那時候就已經有了……所以,金子和銀子在這年頭的商業貿易之中,其實也用得並不是特別廣泛。

此外,古埃及人還曾用過其它許多形形色色的流通中介物,例如獸皮、羽毛和各種珍稀的石頭,但換算方面的麻煩卻是一直沒有得到改善,也沒有什麽規定的官方兌換率。這樣一來,在古埃及做生意就會讓人很頭疼——某人做完生意回來一看,發現收到一堆石頭、羽毛和貝殼,更要命的是,每一塊石頭、每一個貝殼由於形狀和花色的不同,“面值”都不一樣,所以算賬也不知道該怎麽算,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賠了還是賺了。因為各種物資之間的兌換比率一直在不停地波動,可是卻沒有一種明確的貨幣來衡量。

雖然古埃及有一個粗糙的“糧本位”制度,但糧食價格在古代世界也是波動幅度非常大的,荒年和豐年的糧食價格甚至可以相差幾十倍。即使是同一年的不同季節裏,糧價往往也能波動上幾倍。而商船和駱駝商隊在路上往往要走幾個月到一兩年……於是,當古代的埃及商人做完生意回到家裏之後,仍然算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賠了還是賺了。所以,當時專門靠貿易吃飯的職業商人並不多,除了少數商業民族之外,一般的農業民族都是在有了余糧的時候,才會臨時組織一個商隊,到遠方去換一些自己不出產的稀奇東西,根本不考慮利潤的問題。如果收成不好沒有余糧,大家就安心繼續在家種田,等到啥時候有了余糧再說。

上述的這些煩惱,還是對於本時空的商人們而言的。對於諸位一心求財的穿越者來說,就更是令人精神崩潰了——上帝啊!你們隨手丟下幾個貝殼,幾塊彩色的石頭,幾根臟兮兮的鳥毛,就想要用這些一錢不值的東西,換走我們的刀劍、酒水、瓷器、糖果和絲綢?!這是在開玩笑嗎?當咱們是來做慈善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