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天換日

從城頭俯瞰下去,金人雖然暫時撤出了城墻根,卻又把無數的投石車給一座座地豎了起來,一群群金軍壯漢們熱得渾身大汗,都光著上身使勁地絞動絞盤,裝填手大聲喊著號子,將一塊快巨大的石頭裝到投石車的長端的竹筐中。只等一聲命令,就將這些磨盤大小的炮石,毫不猶豫地朝著汴梁城拋射出去。

——說來也是好笑,原本金軍從幽州千裏遠征,一路挺進汴梁城下,行動倉促,根本沒有攜帶笨重的攻城器械。誰知主和派當政的大宋朝廷文恬武嬉,一直拖拖拉拉不作戰備。結果等到金人兵臨城下的時候,宋軍只來得及關上了汴梁城門,卻把剛剛打造好的幾百具投石車和不少笨重軍械給丟在了郊外……於是,金軍剛到汴梁城下,就繳獲了大批現成的攻城器械,正好拿來對付城裏的宋人……對於南征宋國的金軍來說,這情形可當真是“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來,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了!

而在這些投石車的四周,依稀可見一排排席地而坐的金軍士兵,他們的鎧甲都放在身前,非常整齊地排成一道矮墻。手中的長槍也架在身邊,被咆哮而過的寒風吹出淒厲的響聲……果然是精銳之師啊!

看看城外這些軍容嚴整、士氣昂揚的金兵,再看看城墻上這些東倒西歪、兩股戰戰,甚至屎尿齊下的大宋禁軍,又回想起朝堂之上那副烏煙瘴氣的情形,張叔夜的心情不由得更加絕望。

眼下高踞朝堂的那些主戰派士大夫,雖然滿嘴都是忠君愛國、與賊虜勢不兩立的豪邁之言,但論起禍國殃民,也沒比主和派的軟骨頭差多少——明明連守城都已經險象環生了,這幫瘋子居然還要朝廷王師出城迎擊,正面硬撼女真鐵騎,以免墮了天朝上國的威風……問題是城裏這幫廢柴禁軍有那麽大本事麽?

根據張叔夜自己的推算,如果這些禁軍困在城裏無路可退,那麽估計還能在守城戰之中勉強擠出一絲勇氣,大概幾個人可以當成一個人來用。但要是讓他們出城野戰……那就不是一觸即潰,而是望風而逃了!

——之前的禁軍也不是沒有出擊過,比如殿前都指揮使王宗濋就趁著金兵剛到、立足未穩的時候,調撥殿前司萬余將吏,自汴梁南壁開城而出,誰知上萬自誇“精銳”的禁軍,在家門口跟金人只是略略交戰,遂即潰散遁去,不知所蹤。上千金兵趁機進撲南熏門,張叔夜與都巡檢範瓊竭力防禦,方將金兵勉強擊退。

再接下來,山東地方有人募集了五千義軍前來勤王,也在汴梁郊外被一小股金軍輕易殲滅。

由此可見,眼下的大宋官軍能夠守城就已經十分勉強,至於野戰則根本就是送死了!

可惜那邊自以為讀了幾本兵法就能揮斥方遒的士大夫們,卻完全看不到這一點,只是急不可待地想要馬上打個翻身仗——眼看著禁軍不給力,他們居然病急亂投醫,把希望放到一個叫郭京的妖人頭上去了!甚至胡亂弄了一幫市井閑漢,硬說是什麽“六甲神兵”,指望著靠他們來殺退十五萬女真鐵騎!!

唉,這可真是“國之將亡,必生妖孽”啊!神兵……虧官家想得出來,若這世界上真有神明,金人入寇,我等只需燒香念經就可以了,又何必勞師動眾出兵迎敵?

——關於郭大仙人那些個什麽撒豆成兵、呼風喚雨的奇聞,張叔夜這位傳統儒將是不怎麽相信的。

正當張叔夜為了這烽火危城而長籲短嘆的時候,卻突然聽到了遠處那一嗓子悠長的唱名聲:

“……武略大夫、兗州刺史,敕封護國真人郭大仙到~~~”

張叔夜聞聲之後,不由得一愣——誒?怎麽自己才剛想到這一茬,人家正主兒就來了?

……

“……武略大夫、兗州刺史,敕封護國真人郭大仙到~~~”

伴隨著一聲中氣十足的唱名,郭京手持拂塵,帶著王秋等人施施然地走近了汴梁城的東水門。

總體而言,作為名動汴京的一代仙人,郭京的賣相還是很不錯的——面紅齒白、精神抖擻,一道劍眉下有著一雙亮晶晶的眼睛,神態也是莊嚴聖潔無比,當真是仙風道骨,仿佛不染半點人間煙火。

而且,正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此時郭京穿著的一身道袍,也是極為絢麗華貴的高档貨——北宋時代的道袍,跟後世的道袍樣式差別頗大。現代那種式樣樸素道袍,乃是明清時候的款式。而北宋的道袍,在後背上還有著一件好似短披風的霞帔,繡著雲霞花紋,十分的華麗漂亮,一看就很有高人的範兒。尤其是郭京的道袍,乃是皇帝禦賜的紫衣,刺繡、裝飾、掛墜無一不美輪美奐,更是彰顯出一派富貴風采。

當然,那是郭京郭大仙人才有的待遇,至於王秋他們幾個“跟班”,就只有穿素色長衫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