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等著(第3/5頁)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她知道胖子想幹什麽,也知道,沒有人能阻止他。

至少這個世界沒有!

……

海德菲爾德的春天,雖然半遮半掩,終究還是到來了。

天氣已經徹底暖和了起來,那冬末忽暖忽涼的無常天氣,已經好長時間沒有了反復。城市森林的樹木有充足的時間沐浴在陽光下,在春雨和不再刺骨的風中大大方方地抽發著嫩綠新芽。

街道上的人們,衣著也變得單薄起來。厚厚的冬裝脫去,人就顯得精神。隨著腳步的輕快,城市的節奏也快了起來。

不過,當戰爭的烏雲籠罩全體人類世界進入第三個年頭,當比納爾特帝國艦隊逼近斐揚本土,斐揚的民眾在不知不覺中發現,戰爭,已經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生活。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商店裏的貨物變得不再充足。手中的斐元,也在不斷地貶值。家裏的開支,已經漸漸入不敷出。城市的工業區裏,空置的廠房變得越來越多。商務區的辦公大樓裏,每天都能看見一臉迷茫的職員抱著裝著私人物品的紙箱,走出沉默的電梯,消失在辦公大樓門外原本應該明媚溫暖的春光中。

外面風雨飄搖,家裏也是一樣。男人們已經很少呼朋喚友的喝酒狂歡了,女人們也很久沒有添置新裝了。

晚餐過後,女人總是一邊收拾碗碟,一邊憂心忡忡地說起斐揚的某個邊遠城市有多少企業破產,多少人為了能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通宵達旦地排著多長的隊伍等待應聘。

變得沉默寡言的孩子被打發去做作業,男人則心事重重地坐在沙發上,一支接一支地抽著煙,眉頭深鎖。

除了漸漸暖和起來的明媚天氣之外,僅有的和這蕭瑟氣氛格格不入的,或許就只剩下了熱火朝天的總統大選。

在面臨恐懼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將希望寄托在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上。例如宗教,也例如總統。在尋找工作和努力避免被裁員之余,他們將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對自己寄托了全部希望的總統候選人的支持當中。

並非他們不知道總統能起的作用有限,而是人類最本能的反應,會讓他們去尋找一個精神的寄托,一個雖然遙遠,卻能期盼的希望。

民意調查中,道森的直接支持率超過了百分之四十,第二支持率則超過了百分之三十五,而佩雷斯和趙熙的直接支持率一直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徘徊,第二支持率則不到百分之二十五。

斐揚的總統共和制度,采用的選舉方式為復式多數當選。也就是說,選民在投選票的時候,可以選擇心目中的第一總統人選,同時也會選擇第二總統人選。如果候選人超過六人,甚至會增加第三候選人的選項。

這是為了避免多黨競爭的情況下,選票過於分散而導致民眾直接選舉的票數無法超過百分之五十。同時也為了避免不同陣營的選民因此而將選舉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僵持戰,甚至導致國家動蕩。

第一總統候選人選票最為重要,那代表了選民最強烈的意願。而第二,第三候選人選票,則代表了選民願意妥協的結果。

獲得第一總統人選票數最多的候選人,如果能夠獲得足夠的第二人選票數且總選票超過百分之五十,就將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目前,從理論上來說,道森和佩雷斯、趙熙都有成為總統的希望。不過,以道森在民意調查中領先十個百分點的現狀來開,他最終登頂,幾乎是板上釘釘!

黑斯廷斯一系忽然的沉默,讓整個斐揚變得有些無所適從。

民眾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卻能感受到風向變化。當佩雷斯和趙熙雙雙消失在公眾視野和媒體新聞中時,各種各樣的流言也就傳播開來。

有說這兩位總統候選人被查出醜聞的,有說佩雷斯和趙熙已經放棄了競爭,轉而跟道森一派達成利益交換的。

甚至還有些消息靈通的人士,言之鑿鑿地稱,由於黑斯廷斯病重,斐盟高層已經完全傾向於由道森和李佛這兩位政界軍界的新一代明星執掌斐揚。

各種各樣的說法,讓民眾們頭暈腦脹。還沒等大家搞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轉眼間,已經到了總統大選投票的前夜。

……

位於海德菲爾德西區的沈家,是一個修建於半山腰,面對湖泊的C型半圓小樓。

小樓高四層,外墻為咖啡色,在林蔭樹木的掩映下,分外漂亮。一條蜿蜒的公路和一條直通山體內的緊急通道,在小樓寬敞的前庭匯合。後院,則是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一片小樹林和一片草場。

穿過走廊,接連經過四道厚重的自動門後,就是沈家的會議室。

“沈老爺子,您拿個主意吧!”一個粗豪的聲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