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閃耀(第2/4頁)

他們的軍隊訓練比不上西約,部隊裝備、艦艇數量,也比不上西約。如果不是斐盟有斐揚共和國、萊恩共和國和查克納共和國這樣的鐵三角的話,恐怕依附於斐盟旗下的各民主國度,早就分崩離析了。

而這三個國家,就是這場戰爭中,最關鍵的三大戰區。

斐揚和比納爾特帝國之間的戰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卡爾斯頓星河的歸屬,直接決定著這場戰爭的勝負。

而目前,斐揚軍已經丟掉了卡爾斯頓星河的大部分戰略要點,主力艦隊窩囊地退守國境線附近。別說取得一場大勝,能夠支撐幾個月,不讓咄咄逼人的比納爾特帝國將戰火燃燒到他們的本土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其次,是萊恩共和國戰區。和卡爾斯頓星河讓人失望的局面相反,這個戰區,是所有斐盟民眾的希望。

崇拜李佛的民眾相信,總有一天,李佛會帶領他的軍隊,攻陷納加聯邦,從另一個方向,進攻比納爾特帝國的本土。黑斯廷斯領導的斐揚軍守不住卡爾斯頓星河,就靠他力挽狂瀾了。

最後,就是查克納共和國和西約幾大帝國絞殺的西南星域了。

戰爭自這個星域爆發,迅速蔓延到整個人類星際版圖,西約為了得到勒雷中央通道,可謂不遺余力。

從最開始的加查林帝國,到後來的德西克帝國,傑彭帝國和蘇斯帝國,西約的幾大主要成員輪番上陣。

小小的勒雷聯邦,能夠以一國之力,擊敗加查林,打得德西克灰頭土臉,重創蘇斯和傑彭兩國,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可惜,勒雷中央通道終究還是被西約給打通了。

隨著薩勒加聯邦立場的轉變和比納爾特帝國艦隊通過勒雷中央通道加入西南戰局,查克納共和國的局勢,實在不容樂觀。

現在,西約軍正在傑彭名將三上悠人的指揮下,強攻雷斯克星系。一旦雷斯克星系失守,查克納幾大星系的門戶將完全洞開。

在西南星域站穩了腳跟的西約,可以迅速席卷整個查克納,在將整個東南星域變成他們予取予求的後花園的同時,與卡爾斯頓星河一東一西,對斐揚共和國及萊恩共和國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因此,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這個階段的東南星域,比卡爾斯頓,比萊恩戰區更加的重要。

這段時間以來,東南星域戰局風起雲湧,交戰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出奇招,爭奪空前慘烈,讓斐盟各國上至總統,下至普通百姓,都對這一戰區投以了強烈關注。

剛剛改變了戰爭策略,全力投入的查克納,以現在的軍事力量,能不能抵擋幾大帝國的全力攻擊?

黑斯廷斯坐鎮查克納,究竟想幹什麽?

他的智慧,會不會在某一個時間忽然閃亮,給所有依然對他報以期待和信任的擁躉以巨大的驚喜?

還有那支抵達查克納的匪軍部隊,究竟是一支怎樣的部隊,為什麽他們一邊以十名機甲戰神在滄浪星大放異彩,另一邊卻在漢京對自己的盟軍大打出手,鬧得烏煙瘴氣?

這一切,都是斐盟各國民眾每日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

一些人憂心仲仲,一些人滿懷期待,還有一些人,則幸災樂禍,冷眼旁觀。

……

“我提請議會立刻向聯軍最高統帥部施壓,解除黑斯廷斯聯軍第一指揮官的職務!”

巨大的橢圓形會議大廳裏,一位來自斐揚共和國的議員慷慨陳詞,矛頭直指黑斯廷斯。

“戰爭全面爆發以來,黑斯廷斯元帥的身體狀況,以及聯軍目前嚴峻的形勢,都已經說明,他不適合再擔當聯軍軍事統帥的職務……”

“現在,卡爾斯頓星河的局勢正在持續惡化,查克納共和國,也正面臨他們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如果我們再不斷然采取措施,西約軍,就將直接進攻斐揚共和國的本土!我想,各位應該明白,這對整個斐盟來說意味著什麽吧?”

議員最後的尾音拖得很長,他環視全場後,坐了下來。

會議大廳裏鴉雀無聲。來自各國的民主議員們面面相覷,忽然間一陣騷動。竊竊私語聲就像是啟動反作用力引擎的飛船,又像是一群被驚擾的蜜蜂,漸漸放大。

一些議員面帶驚詫,觀察四周。他們發現,這個會議大廳裏,彌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息。

直接向黑斯廷斯開炮,這在聯合議會近三十年來,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黑斯廷斯,就是聯合議會的克星。三十年來,聯合議會換了一屆又一屆議員,卻從沒有人敢正面挑戰他。正是他的存在,讓聯合議會一直無法完全掌控斐盟的軍事體系。

而在戰爭爆發之初,黑斯廷斯的強勢,以及聯合議會自己犯下的錯誤,更讓在場的議員們從此閉上了嘴,不敢對他們唯一能夠影響的各國軍事預算和兵力擴充發表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