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科學家有力量(第2/4頁)

關於新型號組件的一切信息,包括生產工藝、技術指標、更換流程等等所有資料會被事無巨細地封成“數據包”,上傳到帝國數據總網,然後一瞬間被同步下載至帝國全境的每一艘飛船或者軍事基地裏,下載這個數據包的終端甚至可以小到僅僅是一艘運兵船,或者一個只有幾十人駐紮的深空觀察站。只要這個基層站點有一套“資訊-物質”轉化生產模塊就行。而我們都知道,在自己的飛船上建兵工廠一向是希靈使徒的好習慣,而帝國“信息即是一切”的技術讓這些工廠在有圖紙的情況下幾乎能造出一切東西……

於是下載到數據包的這些終端就會在很短時間內把新零件制造出來,然後同步下載到安裝教程的自律機械們不消片刻功夫就能完成換裝:所有設備都為這種換裝留有操作空間,甚至一台滿功率的反應爐都可以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被拆換上新的緩沖室。對“資訊-物質”轉化生產模塊而言,並不存在加工工藝難度之類的常見問題,只要有足夠精準的信息表述,在帝國工廠裏制造一塊裝甲板和制造一台星艦主機基本上難度是一樣的。

唯一限制其生產過程的只有每個基層工廠的“權限”而已,而“授權升級”中的“授權”當然也就指這種權限認證和轉移的步驟。

對於那些不具備生產模塊的更基層單位,比如一個普通帝國兵,他平常用的步槍要更新換代一種新型號的扳機——帝國兵身上當然不可能揣個兵工廠,所以他們的裝備就借助異空間存儲和鏈接技術來升級。大家都知道帝國軍人的武器裝備是放在隨身空間的,而這些隨身空間在特定情況下其實可以由其他人打開,比如士兵的直屬上級。隨身空間並非真的像個口袋一樣隨時跟在你身旁,它是一個獨立於當前世界的、由上級空間分配總署建立起來的大型倉庫,空間分配總署制造出這種超級巨大的“倉庫”,隨後將它分割成無數小小的區域,就像硬盤裏的文件夾一樣,而每個士兵獲得的其實就是其中一個文件夾的訪問代碼,或者說這個空間的虛擬路徑和開啟密碼。只要掌握這個訪問代碼,你就能在任何宇宙任何坐標打開異空間。而利用這些訪問代碼,你也可以把所有異空間都鏈接到一起,比如——兵工廠。

當授權升級開始之後,士兵只需要把他的裝備放在異空間裏,他的上級長官就會把這些裝備鏈接到一個總的升級換代中心去,通常情況下這個升級中心會與駐地最近的兵工廠直連,通過直接修改資訊,在極短時間內這些裝備就會完成升級換代,等下一次士兵將裝備取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升級強化完的型號了。如果是比較大幅度的改進,這名帝國兵還會同時下載到一個由帝國最高指揮部授權的“武器學習教程”,在一兩秒的學習之後,他們就能熟練掌握自己的新兵器,然後快樂地用那威力更大的大殺器去開人腦殼了。

這就是“授權升級協議”的整個流程:研發部門進行研發,然後把藍圖等資料制成數據包,與授權書和教程一起下發至帝國所有部隊,這些部隊的每一台戰爭機器都能現場給自己生產零件並完成換裝,或者通過異空間軍火庫給自己的更下級單位進行換裝。一次授權升級最快只需要三十分鐘就能完成——現在你們知道什麽叫喪心病狂的發展模式了麽?

如果最高研究所研究出了一門新式大炮,那麽最快三十分鐘之後,帝國全境每一個能裝得起這種大炮的飛船都有能力把還冒著熱氣的炮口杵在自己敵人的腦門上——全都是現場生產的!

當然,“授權升級協議”並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應用在常規升級項目上,如果是超出了基層單位生產能力的組件(比如新型號的星河主炮),或者是有特殊生產要求和資源要求的項目(比如需要用到源能礦之類無法用“資訊-物質”互換技術制造的原材料),那就只能通過常規手段,在專門的內陸生產基地生產然後一點一點慢慢換裝了,基本上這都屬於大型換裝,可能數年乃至數十年才會進行一次,對平常的小規模升級換代,更新個炮座替換個裝甲之類的,“授權升級協議”已經能完全應對。

嗯,沒想到要解釋清“授權升級”竟然還挺麻煩的……

這時候塔維爾的助手團隊終於完成了對樣本飛船的調試,觀察大廳中響起星港主機平穩的廣播聲:“二號船台注意,撤離通道暢通,所有B級工作組在一分鐘內離開船台,所有B級工作組在一分鐘內離開船台。A級工作組檢查初始能量注入程度。”

“初始能量注入百分之七十五,已達目標值,A級工作組撤離船台,現場由自律機械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