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說開(第2/4頁)

想他們這些人,幾個月前還厚著臉皮去蹭海美的機器,沒想到,幾個月後,他們都能自制動畫片了。

“是啊,廠長,咱們這片子做的多好啊。”

另一個老畫師也是老淚縱橫。

這十幾年,他們過的都太苦了,如今可算是苦盡甘來了。

然而他們的激動,並沒有影響到蘇錦繡,她雙手環胸,眉心微蹙的看著畫面。

因為幀數的原因,裏面人物的動作其實還是挺怪異的,直上直下的,雖然流暢,卻偶爾會有詭異的卡頓,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部電影,預定四十分鐘,他們一共畫了將近七萬張底稿,比起海美九色鹿還多了好幾萬張,可縱使如此,畫面看起來依舊不算精致。

看來近幾年不能做大場面動漫了,步子還是得跨的穩一點才行。、

蘇錦繡若有所思。

腦子裏面已經開始扒拉起題材了。

儀器開始工作,因為是掛牌當日,所以只做了一個不到二十秒的畫面出來,可縱使如此,依舊讓整個京美所有的員工都高興了一整天。

文化部部長百忙之間來參加揭牌儀式。

為此,蘇錦繡還提前約了報社的記者同志,在揭牌的時候給拍了照。

第二天,京美正式掛牌的消息就在報紙上刊登了,整整一個版面,除了部長和蘇錦繡一人拉著紅綢一角,將紅綢從招牌上揭下時大笑的照片外,還把京美的藝術墻,食堂,花廊都拍了照片,就刊登在揭牌照的下面。

可謂是相當的顯眼。

為了擴大京美的知名度,蘇錦繡還在版面的最下方,畫了個豆腐塊大小的方框,裏面是投稿地址,寫的是——【京城美術電影制片廠長期征稿,注:家庭劇本、校園劇本、農村生活、工人娛樂……等類型】。

對此,蘇錦繡是這麽和下面員工解釋的。

“咱們還是要未雨綢繆啊,不能只靠自己的腦子想,還是要多征集一些故事,到時候咱們的動畫能多樣化,投稿的人也能多一份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劉金濤摩挲著臉:“那還不如投稿到報社呢。”

“欸,這你就錯了。”

蘇錦繡往椅子上一靠,滿臉不贊同的看著劉金濤:“有的人,他的想象力豐富,腦子好,但不代表他就能寫文章對吧,咱們要的是人家腦子裏的東西,又不要他的文筆,只要能把故事講明白了就行。”

為此,蘇錦繡特意點了審核部張海洋的名:“張海洋,你們審核部一定要注意啊,審稿前得做好抓中心思想的準備,若是有的故事精彩,但是中心思想不行,你們就交到編輯部,讓他們升華一下內涵。”

“好的,廠長。”剛進審核部的冀省大學畢業生張海洋站起來,充滿幹勁的對蘇錦繡點了點頭。

蘇錦繡壓了壓手:“坐下吧。”

張海洋滿眼興奮的坐下,目光在對面後排的臨時工身上一掃而過。

作為正規大學畢業的大學生,當初被分配到這個名不經傳的制片廠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不情願的。

可沒辦法,他的父母沒有人脈,他本身也不是多優秀的人,再加上專業又是文學系的,只勝在一個認真仔細的優點,在幾個實習單位中選到最後,還是決定來了制片廠。

他一進制片廠就是正式工,還進了新部門審核部,本以為是個冷板凳,心中還很是焦躁呢,沒想到才剛掛牌,就被重點關照了,而且聽廠長的意思,審核部可是個相當重要的部門。

蘇錦繡可不知道張海洋內心的激動,又轉頭看向美術顧問劉金濤:“劉老師,等這次《少林小師叔》的電影出了後,還得麻煩你們將連環畫畫出來,咱們電影的本子,只能咱們制片廠出。”

“這是一定的。”劉金濤板著一張臉點點頭。

要是自家的電影本子被其它人給出了,那才叫郁悶呢。

不過……

“咱們制片廠申請不了刊號啊。”

“刊號的事我來解決。”蘇錦繡擺擺手,直接大包大攬了過去。

劉金濤一聽這事兒有人解決,立刻就笑了。

“李紅萍,編輯部那邊就交給你了,審核部那邊稿子一過來,你們要把控好思想方面啊,有的故事梗概不錯,故事情節差的,你們也要和原作者做好溝通工作。”

“是,廠長。”一個麻花辮戴眼鏡的女同志站起來,用力點點頭。

“關於政策方面的傾斜方向,還請團支部的同志們多注意些了。”

蘇錦繡看向團支部委員周秾:“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播與政治傾斜方向是緊密相連的,咱們得跟著上面的指示方向走,不要犯原則性錯誤。”

周秾點點頭:“廠長放心吧。”

一個簡短的會議開完了,蘇錦繡翻了翻筆記本,確定沒有什麽落下的,才合上筆記本:“既然這樣,散會吧,大家夥兒去忙吧,許老師,電影制作那邊速度要快些,我的意思是,咱們的電影明年最早三月底,最遲勞動節,一定要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