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代收徒,克汴京(下)(第2/2頁)

同時,前軍統制張憲率領另外一支別軍,與偽齊皇帝劉豫所率領的十萬偽軍交手。雙方甫一解除,十萬偽軍已然有至少半數臨陣倒戈,起義反正。劉豫兵敗如山倒,最後只帶了三千親衛死命突圍逃返汴梁。他這麽一逃,金國大軍的戰線立刻總崩。金軍士無鬥志,兵敗如山倒。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在亂軍中被流矢所殺。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僥幸率領殘兵逃脫。

大捷之後,嶽家軍只略作休整,次日便再度全線進擊,包圍開封。七月十八日,張憲與徐慶、李山等嶽家軍諸統制往東北方向進發,又擊敗五千金軍,追擊十五裏。同時,王貴自潁昌府發兵,牛臯也率領左軍進軍。在朱仙鎮北方的尉氏縣,兩軍又與金國殘兵相遇。雙方甫交鋒,金軍即全軍奔潰。

如此一來,汴梁外圍屏藩盡失。汴梁城雖然城高墻厚,是天下第一等一的雄城。但這裏畢竟是北宋故都,人心思宋。金國軍隊既不善守城,又害怕城內宋人與嶽家軍裏應外合,終於下定決心,放棄開封府,渡過黃河,北上遁逃回返燕趙之地。

然而,前方連場大勝的光芒,卻遮蔽不住來自後方朝廷廟堂的陰霾。七月二十日,臨安朝廷忽然有欽差到來,並傳下班師詔。詔書中不但未曾對嶽家軍的奮勇血戰有一言之贊賞,未曾對擊殺金兀術的陳勝以及楊再興有一字表揚,反而嚴厲呵斥嶽家軍“輕舉妄動,擅開邊釁,加害大金四太子完顏宗弼,致使兩國失和,上邦震怒,蒼生同受其害。”更下令嶽家軍“立刻班師回返鄂州駐地,不得侵占大金領土,令邊境再起刀兵”。

如此聖旨,簡直倒行逆施。嶽家軍中眾人得知聖旨內容之後,無不群情洶湧,義憤填膺。嶽飛則鑒於完勝之戰局,決心暫不從命。只是寫了一封奏疏,在裏面據理力爭道:“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然後把心一橫,下令大軍再起,無論如何,先把汴梁收復了再說。

嶽飛雖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決不是愚忠迂腐之輩。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眼見金國韃子大軍已經被打殘,再也無力作戰。汴梁舊京門戶洞開,克服在即,又豈能因為朝廷裏一封輕飄飄的,幾乎等同於“亂命”的詔書,就讓十年北伐之功,廢於一旦?即使要撤軍,也至少要將汴梁攻占下來,並且將開封府四周的金軍完全掃蕩幹凈,黃河以南,再不聞半點背地腥膻之氣,如此方才談得上撤軍。

七月二十二日,嶽家軍正式包圍汴梁城。此時,蓋天大王完顏宗賢見事已不可為,故此已經搶在大軍圍城之前棄城而逃。城內只剩余偽齊皇帝劉豫,以及勉強重新搜羅起來的幾萬烏合之眾而已。交手不過大半日時光,南邊的南薰門、戴樓門、新鄭門等城門先後被攻破。劉豫率領殘兵敗將,退守內城。

嶽雲率領陳勝和楊再興等背嵬軍精銳,一馬當先沖入城中。卻也不急著先進攻內城,而是首先著力肅清散落於外城之中各處的殘敵,盡快維持治安,防止那些潰散的亂兵乘機到處放火搶掠,危害百姓。同時加緊剿滅那些還未曾來得及跟隨偽齊皇帝一起退入皇城,仍在汴梁其他城門負隅頑抗的偽軍。

這等街道巷戰,比起平原野戰更加艱難困苦。激戰了數個時辰,背嵬軍方才大致上將整片外城區域徹底控制。雖然此刻天色已晚,但嶽雲也等不及過夜了,立刻派人往城外報訊,請嶽飛率領大軍主力入城,給予偽齊皇帝以最後一擊,正式克服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