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華夷之辨說治國(下)(第2/2頁)

宋師道還未開口回答,旁邊的“地劍”宋智冷冷道:“本人宋智。自古以來,中原就是我們漢人的地方。胡人趁我中原大亂,於是乘機入侵,鳩占鵲巢。屠我漢民,滅我正統漢族文化,汙染我漢人純正血統,樁樁件件,罄竹難書。現在我們寬宏大量,也不去和他們算老賬了。只有一件,那就是這些胡人,他們從哪裏來的,就請他們回哪裏去,別再賴在我們漢人的土地上不走,這總不算過分吧?就如強盜闖入某人家裏,主人要把強盜趕走,難道不應該?這又怎會是什麽動亂之源?”

李世民眉頭微皺,揚聲道:“在下李世民。宋二叔的話雖然也有幾分道理。但各族自晉朝以來,已經融入中土。和漢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難分彼此。何況各族原本發祥的地方,現在已經是突厥、鐵勒、吐谷渾等各族之地,要他們回去,他們又能回去那裏呢?所以我認為,一味固執於堅持漢人正統,非但於事無補,反而只會害苦了天下百姓。故此,若我們李閥有幸取得天下,定會對天下各族一視同仁,更不會按照人的出身而有所歧視。一切唯才是舉。”

那位‘秦川’笑道:“世民公子的說話,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最貼合現實。還請指教詳細。”

李世民向宋師道微微一笑,然後才答道:“亂後易教,猶饑人易食,若為君者肯以身作則,針對前朝弊政,力行以靜求治的去奢省費之道,偃革興文,布德施惠,輕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應如響,不疾而速,中土既安,遠人自服。一言以蔽之,就是當年效仿漢高祖的策略,啟用黃老之道,無為而無所不為。”

這種論調,就是“秦川”所喜歡聽的了。他沉聲又問道:“昔日文帝楊堅登基,不也是厲行德政?誰料最終依然兩世而亡。世民公子對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嘆道:“秦兄此句正問在最關鍵處,只此已可知秦兄識見高明,非同等閑。須知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開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勞思政,每旦聽朝,日夜忘倦。人間痛苦,無不親自臨問,且務行節儉,獎懲嚴明。只可惜還差了一著,否則隋室將可千秋百世的傳下去。”

“秦川”心中大感滿意,正要開口贊好。可是忽然之間,卻聽見一陣大笑響徹夜空。聲音雄渾嘹亮,直震得整座聽留閣東南西北四座樓閣的所有窗戶,都為之不斷格格作響。足見發聲者修為深厚,非同小可。

“秦川”對於今天晚上到來的客人究竟都有哪些,原本已經了如指掌。但在那份名單之上,卻似乎並無人能夠有如此深厚修為。突然多出這樣一位高手,實在禍福難料。秦川當即揚聲問道:“請問是哪位朋友?既然發笑,想必定有高見?秦川願意洗耳恭聽。”

“千秋亂局殺業藏,武道風雲動;戎馬幹戈狼煙壯,長笑赴征途;乾坤有數,天地爭勝!瓦崗陳勝,見過眾位英雄。”笑聲未歇,長吟已起。一條雄健身影已然如矯捷雄鷹振翅翺翔,從東側樓閣之上輕飄飄縱身躍入中庭。正是陳勝。

《鳥渡術》是巨鯤幫幫主雲玉真的獨門絕學,列名江湖《奇功絕藝榜》,足與杜伏威的《袖裏乾坤》以及獨孤閥的《碧落紅塵》劍法相提並論。今晚進入聽留閣的客人當中,絕不乏見多識廣的武林高手,原本很容易就可以辨認得出陳勝的輕功身法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