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湖中比武(第2/4頁)

“那就領教血刀門的血刀了!”場面話說完,曼陀羅首起攻勢,雖然看年紀模樣還只是一個小孩,但身形躥越間眨眼已經越過湖面,軟劍殺禪抽動間空氣中泛起呢喃般的梵音,金光閃耀處一劍已經刺到青奮面門。

刀走正劍走偏,正面刺擊的劍招極少,尤其是以軟劍使來更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若非存心小藐對方便是另有陰謀了。

青奮也不管他到底打得什麽主意,見人來到身前,反手刀掄半圈,一刀當頭斬下。簡單、樸實、絕殺。空氣一分兩半,金光也一分兩半。雖然只是簡單一刀,但卻將刀法穩、重、狠的精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刀重劍輕,後發先至,一刀斬破身前,虛影破裂曼陀羅已經閃在一邊,腳踏木樁劍影飄蹤又點向了對方脖頸空門。青奮腳不動身不移,刀光轉折已成橫斬,猛砍對方腰間。

曼陀羅足尖用力,弄巧行險竟然腳踏上了橫砍而來的刀面,右手彈指殺禪激飛而出仍是對準了對方的太陽要穴。

刀勢已老無法收回,青奮左手二指伸出,空手入白刃去夾襲來的軟劍,眼力、指力、定力皆是不俗火候。

曼陀羅自討與對手功力只在伯仲間,殺禪雖利卻未必破得開這一夾。左足踏立刀面不動,右足足尖輕挑劍柄,竟是以足禦劍之技。殺禪劍尖挽出小小劍花,若是青奮這二指夾上只怕霎時間就要成無指之人。

頭望後仰,右手肘起,爭得一瞬間的工夫不是白費的。青奮放開手中刀,雖然回掌已經不及,但軟劍就在右手肘上方數寸處,這一回肘正中劍鍔無鋒之處。軟劍雖利卻是輕輕,中了這充滿真氣的一肘,激出“蒼”的一聲破空聲,竟是被青奮打得高高飛了出去。

曼陀羅應變神速,足尖一點鋼刀,借力急速上躥已經抓回了殺禪。揮劍下指,更夾數丈處臨空而落之力復落而下,直如天罰降臨。

比武至此其實場中人和場外人心裏都有數了,二人相較,還是曼陀羅稍勝一籌,青奮至始至終只是占了防守的便宜才打出平手的局面,但久守必失,若想挽回戰局只有奇兵出險。

曼陀羅搶回軟劍,青奮也抓回了鋼刀,眼見對方一劍罩住方圓數丈,避無可避,擋無可擋,似乎已是死局。

將刀一橫,青奮以刀面迎向了天降而來的殺禪。雖然是軟劍,但臨空而落更兼曼陀羅功力催持,仍是刺破半寸厚的精鋼刀身,劍尖急降而下直朝青奮面門刺來。刀者眼神不慌,反而雙手用力刀往上推。一尺半的劍身隨即穿過,刀面已經抵住劍鍔,殺禪劍尖離對手印堂不過半寸卻是再難進一步。

青奮右手持刀鎖住對方短劍,左手龍爪手探出已經抓向曼陀羅臉面。小子毫不示弱,縱然身子臨空全憑借刀劍交鎖維持姿勢,但仍出左手和青奮對拆了起來。青奮強於徒手而弱於兵器,曼陀羅善於用劍而遜於拳腳,兩人如此比鬥卻是拉平了彼此間的差距。

可就算維持均勢仍是對青奮不利,殺禪畢竟是神兵,雖然不以鋒利見長,但仍不是尋常鋼刀可以長時間鎖住。左手與對方拆了幾招,青奮突然虛晃一招,左手五指如爪直朝曼陀羅持劍右手而去,放過對方功來到拳掌不理不睬。若是常人這是找死的舉動,就算能讓對方短劍脫手,自己的腦袋也開花了。但青奮有金鐘罩護體,正可一拼。

曼陀羅右手無奈放開殺禪,左手一掌已經拍在了青奮額頭之上。三天前自己抽人耳光反而手被震得生疼那是因為沒料到對方練得這門功夫,現在有了準備,就是真的堅木也承受不住。

短劍已飛厲掌已落,聽得“鐺”一聲響,曼陀羅的掌好像打上了什麽堅硬無比的東西,竟然發出這樣的動靜。

“金鐘罩第四關?”曼陀羅驚呼出聲,只是短短三天,誰曾想這人竟然又升了一關。青奮金鐘罩其實只達三關,但一品境界的金鐘罩會提前反應出更上一關的特質,導致曼陀羅誤認也是正常。

常人都以為金鐘罩七關形成罩門才是最關鍵的時候,其實在第三關時,這門功夫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這個等級的武功已經不單單是真氣經脈的事,更關乎心性。若前日青奮選擇是與小玉歡好,剩下一切雜事都拋諸腦後,那麽當晚他亦可封成第三關,從此就是一個瀟灑的人,因為負擔都扔給了別人。可他選擇的是放棄,雖然於第二日定下心計之時同樣封成了第三關,可從此就是一個沉重的人,因為不希望自己在意的人多受苦難,那這些苦難注定就由他來背。世界總是平衡,因果牽連相互瓜葛,你好我好大家好,哪有那麽多的好事!

不提金鐘罩的奧秘,再看戰局。曼陀羅一掌打落已經知道不對,自己不以掌力霸道見長,要破四關的金鐘罩必須尋其弱點下手了。他一招不中青奮已經反擊,右手探出抓向曼陀羅左手,後者連忙縮手。但畢竟人是身在半空,沒了刀劍相交的支持,又不是鳥兒還能在空中停頓,曼陀羅的身體不可阻擋的向下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