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所謂義氣(第2/4頁)

“如此卻如何是好?”若不知道兄弟下落這曹操的將軍也還做得,如今既然知道了,還在這坐享榮華那就如芒在背了。

話趕話地攆到這了,青奮都覺得自己口才簡直不亞於諸葛亮舌戰群儒那一出,沒想到自己竟然也有智者的天賦加成,忙不叠獻上最後一擊:“一來曹操必不會放將軍隨意離去,二來就是將軍怎麽機緣巧合走脫了,這段降曹的經歷也不好說,單就張將軍那裏也不知還要費多少口舌。他日若曹操使出反間計,便是主公、張將軍不疑,其他人也難保不起疑心。”

“我自坦蕩,何懼人言!”關公聽得這話,眼神一厲,喝然出聲。

青奮和對方眼光一對,肚子裏有鬼頓時氣弱了三分,連忙低頭避開裝作沉思狀:“有了!我有一計,可以三全!”

“計從何出?”

“關將軍但走無妨,只是臨走之時順手帶走曹操首級!”青奮兩眼放光的圖窮匕首現。

“什麽?”這個大膽的計謀駭得關羽都是一驚。

“此計可以三全!”青奮沒管那麽多,還陶醉在出謀劃策的智者模板裏:“一來曹操一死天下必亂,將軍說走就走想必也沒誰來攔;二來曹操首級正可表明將軍心跡,沒什麽比這更有說服力了;三來曹操名為漢相實乃漢賊,主公振興漢室,此賊必除!殺曹操亦是為主公平天下立下大功。”

“不可不可!”關羽連連搖頭:“曹操雖然作奸於漢室,但待我甚厚。他日若於戰場之上廝殺當無留情面,此時怎能行此齷齪之事?”

“曹操確實待公甚厚,但這都是收買人心之舉,將軍怎能與他當真?”聽到關羽毫不猶豫的拒絕,青奮急了。這古人就是死講義氣,關公更是個中表率。雖然自己很欣賞關羽講義氣,可這時候講義氣不是要自己命嗎?要換成現在某些小說人物多好煽動:有人對我壞,是壞人,殺了!——有人對我好,是我有利用價值,好處收下,人照樣不帶眨眼的殺了。——有人對我先好後壞,是露出奸人嘴臉了,殺了!——有人對我先壞後好,是看出我有潛力有靠山,小人一個,再殺!這樣的殺手多好利用!

“市恩也罷,賣好也罷,關某既然受了他的恩惠便不能做這種無義的事情!不然與禽獸何異?”關羽還是搖頭。

“關將軍與曹操恩義是小義,殺曹操以救天下是大義啊!”青奮幾乎要跳腳了,怎的臨門一腳踢不進啊?著急下把往日裏論壇上那什麽大義小義的搬了出來。

“義就是義,焉有大小之分!”關羽正色,要好好教導眼前這小子:“義若分大小,便有私心。忠若分大小,便有私心。大丈夫於事於世,當頂天立地,有些原則,不是舉大義為名義就可以踐踏而過的。”

“就為了個人名聲,關將軍便不顧天下百姓、漢室基業了嗎?”早知道關公好面子好名聲,沒想到竟然到這個地步。

“與名聲無關!”關羽一揮手:“大義是面旗幟,當用大義遮掩小義的時候,私心便開始萌生。大義的旗號始皇帝打過,陳勝吳廣打過,黃巾賊打過,連曹操自己也打過。始皇帝焚書坑儒、修築長城難道不是為了國家安定的大義?陳勝吳廣肆意殺戮,強征暴斂難道不是推翻暴政的大義?黃巾賊如強盜過境寸草不生難道不是為了拯救黎民的大義?曹操操縱漢室權謀天下難道不是為了中興漢室的大義?若果論大義兩字,何不如大家一起歸降曹操,從此天下一統,百姓免於戰火安樂富足。豈非徹底的犧牲倫理小義成全百姓大義!”

青奮被對方駁得眨著眼睛沒話說。其實他原來在論壇上也看過一些這樣的爭論,一些人提出百姓是最重要的,是至高無上的大原則,其他的都是小原則、次原則。為了國家政權或者國家尊嚴或者義理之類的東西犧牲百姓的利益甚至生命是愚蠢的,是犯罪。如果日本統治中國能讓百姓生活過得更好,那麽在日本制下當五等公民也比在中國制下當一等公民要強得多——人格都是假的,國格是什麽?好吃嗎?

這樣的口水戰在現實裏戰多少年沒個輸贏,兩派殺來殺去沒想到兩千多年前關公也給出了他的看法:所謂原則,是沒有例外的。有例外的,不是原則!

青奮又眨巴一下眼睛,像他這樣的混混其實對這樣高不可攀的道理一直沒真實感,看著論壇開戰就像看熱鬧,其實內心也以為正常人都是為利益驅動的。為了虛無縹緲的口號而奮鬥的家夥,不是被洗腦就是被煽動。如自己這等聰明人,還是當學習網絡小說的王霸精神——凡是我不關心的人,誰在乎他們死活!

急將跑軌的思維收回正路,煽動還是必須繼續的。青奮絞盡腦汁的想著,既然王霸腹黑類的小說沒管用,那就換狗血煽情類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