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染血的王冠(第4/4頁)

除非他已經成為神,這句話,頓時深深地刺入了穆爾的心,他猛地握住拳,心中怒吼:“不,他不會,他不會!”

留下了他,女祭司無聲地退了出去。

地下室的甬道,雖然以石制,但是還有著一些積水,不時傳來清晰的滴水聲,走上了金字塔地面,裏面是一個小廳,本來是供神職人員休息所用,但是現在卻已經有一個聖靈在等待著了。

“我主,您的旨意已經實現。”她低聲地說著。

空中沒有回答,一個聖靈微微一笑,先沒有出聲,等了一會,它才點頭表示嘉許,靜靜地呆在了黑暗之中。

剛才的話,的確就是方信的授意。

穆爾是非常關鍵的人物,他擁有命運預見之力,這在神祇之中,都是罕見的事。

現在穆爾其實在個人的仇恨,以及對宏偉的預見之中搖擺,並且迷茫著。

對於個人來說,他恨不得維西立刻就死,但是作為世界的一分子,作為王室的一分子,他又對維西充滿著復雜的敬畏和期待——預見中的他,有這個資格。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這會使他徘徊在其中,混亂不堪,傾向那方面都有可能。

但是無論哪方面,都不是方信所需要的,當穆爾正式加入教會,成為神職人員,而方信也接受了,那穆爾的氣數和所作所為,就直接影響著方信。

一個預見未來的人,如果顛覆時代和社會的進步,那產生的破壞力量將不可思議。

方信自然不會承擔著這風險。

所以,把話題巧妙的引導到了神的審判上去。

維西再牛,死後也要受到審判,到時候罪孽就會追查——除非他成為神。

這樣的話,幫助維西的人道進程並不要緊,他最後還會受到審判,只要他沒有成為神,這必成為穆爾一生的信念。

雖然方信盡量不幹預,但是並非絕對,必要的,關鍵點上的幹預,還是必須的,這不是方信境界不到,而是力量不到。

人在局中,不能超脫世界,還必須有所為啊!

再說,再有人成為神祇其實也沒有什麽,卻不應該是現在,方信投資這樣多,並不準備讓別人來摘桃子。

因果之事,歸根到底,還是選擇為重啊!

一項事情轉變,有無數種因素,比如說,從絕對因果來說,某人去上班,路上遇到有熟人,喊住了交談五分鐘,然後各人再走,結果那熟人被撞死了——這算不算因果呢?畢竟沒有這人心血來潮喊著說了幾句話,也許不會有這事。

有些因果,卻不是關鍵,關鍵還是熟人自己的選擇和意志,以及撞他的人的失誤,不能把罪歸到了某人身上。

這和某人直接把這熟人蓄意撞死的結果,絕對是兩回事。

穆爾的問題也是如此,方信不能說謊,說謊就是故意欺騙,承擔大部分責任,但是客觀地把問題說出來,讓人選擇,這就是當事人選擇的問題了。

女祭司還是跪在主的面前,片刻之後,方信又說著:“你要勸告著穆爾,不要阻擋著君王的路,你也要勸告君王,要行正道,不要墮落邪道,你也要教導真王的孩子,當要走在正道上,以真義為信念——我們不可幹預人主,只能盡心盡善,一切唯有自擇。”

這句話說出來,意味深長,裏面奧妙,仔細揣摩,不染因果,深合於天道人道之洪流,又處於不敗之地。

當真是深不可測,無懈可擊。

女祭司卻也難以盡其中要意,她只得恭謹地應是,把神諭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