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朝議(第2/5頁)

沈軒十年前跟隨李睿,一直為其重用,在府中資格漸老。

“通達公,十數年下來,安昌王政令軍事都豐滿,現有精兵八萬,都是百戰之兵,而朝廷據守三洞關,只有兵三萬,並且,這十數年來,朝廷拖在西南泥潭上消耗,已經耗費了二千萬兩銀子,朝廷實在已經舉步艱難了,不然,也不會許之主上為巡撫,開幕府,掌全權,自籌兵餉了。”這個說的人,卻是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這人卻是當年認識的魏南竹女婿張琢,張琢實際上也是大大的人才,可惜考運不佳,到現在都沒有考取進士,魏南竹死後,他就也投入了李家。

大楚國政,三司分立,一省行政主官是布政使,而巡撫,顧名思義,就是代表皇帝巡查安撫地方,是以集三司大權於一身,在本朝並非常設,是針對性職官,半欽差的性質。

方信聽了,默默地點頭,望向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年輕人蹙眉沉吟地說著:“主上,而且我認為,這安昌王實不可測啊,你看他穩紮穩打,漸漸蠶食,既非急進,又非無為,似意圖拖著朝廷啊!”

這句話一說,方信就凜然一驚,知道此子不凡。

大楚立國一百六十年,根基深紮,如安昌王急進,直接威脅到大楚的根本,只怕只能成一時之患,雖可縱橫一時,終會被大楚傾滅,雖然大楚也討不了好——這只是為新主開道而已。

但是現在,他硬著拖著朝廷進行連綿戰爭,使朝廷年年失血,果然,才十年,朝廷已經抽盡了力量,外強中幹,甚至有時連天災都無法安撫,民心漸亂,氣運漸消——這好比一人,雖然才是中年,但是如果不斷失血,也會日漸虛弱,直至死亡,能說這話,能想到這點,就已經是國士了,方信深深地望了望姜清柏這人,心中一動,卻只是“恩”地一聲算是知道了。

從記憶中,他也知道,此時西南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幾無局之可布矣!十年來,西南戰死殉國的官員和將領,單是五品以上,已經有41人。

特別是張爾滸、劉安、李宣、趙林、賀世河、方策、楊廣寧、祁秉啟等八位三品甚至二品高官,或戰死,或戰事不利而下獄,朝野官員,都談夷色變,言及西南之事,皆縮不敢任,這也是為什麽輪到方信去的原因。

本朝巡撫,開府建衙,大門之外,立撫安、鎮靜二牌坊,政令之布、賞罰之施,皆在於此,而諸將出兵、受律、獻馘,亦在此,可所謂權重,與節度使相當,朝廷是不得已而設之,並不常用。

三洞關、六弓郡五縣,方信默默想著,卻只得一笑:“皇上既是有命,那我等作臣子的,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諸位卻可不去。”

“主上哪裏的話,蒙主上恩典,無以為報,今方是吾等機會。”在場幾人,都是十數年中心腹,齊聲答著。

方信掃看,心知他們都算是忠誠,因此一笑:“那好,我可開幕府,自可任幕府官員,有長吏一人,總管府內事務,沈軒,你可任之。”

沈軒這時,已經五十歲了,聽了這話,清臒的臉露出一絲笑意,從容跪下說著:“是,主上!”

巡撫的幕府長吏,也是正六品了,實是幕府中屬官第一人。

“張琢,你可為文薄參事。”

張琢也自站起,跪下說著:“是,主上。”

文薄參事,為幕府屬員,掌總錄文簿,舉彈善惡,參與政軍之事,雖是才是正七品,卻也不凡了。

“姜清柏,你可為倉曹參事。”

姜清柏也自跪下謝恩,倉曹參事正七品,掌管幕府所有財政和倉庫,類似戶部。

“去喚吳傑進來。”方信最後吩咐地說著。

片刻之後,外面傳來沉重的腳步聲音,到了門口,恭謹請示,等方信再批準,吳傑才進得門來,在燭光下,他身披盔甲,佩著長刀,行動時,雖然已經三十多歲,那股驃悍之氣,就如狼似虎,見得了方信,跪了下來。

“吳傑,今我任命你為典軍校尉,正八品,按照朝廷體制,巡撫幕府,可建一營之兵,為我親衛,你可多擇勇士入內。”

李睿為晏陽省南雲郡知府六年,自然和土著沖突,大小戰七起,也收集了一些經過軍事訓練和戰場考驗的勇士,以佃戶之名帶回李府,卻加以恩遇,因此,雖然正式府兵才十人,吳傑聽了,卻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多謝主上。”

頓了一頓,他就說著:“現立可集勇士百許人,編成二個隊正綽綽有余,一營五個隊正二百五十人,就嫌不足。”

方信點頭說著:“這我也知曉,兵不在多,而在於精,那就先編三個隊正,其他的以後補充,皇上聖旨已下,十天之內就要啟程,你可速速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