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1497日 古事(第2/2頁)

“但有些人好像在說另一種語言。”

“那是因為不同的精神異化過程。”

“精神異化?”

“是啊,差不多每個人都迷上了一門精神科學,比如某個艱難的數學、哲學或神學問題,與若幹同好組成一個小圈子,僅僅在內部交流互動,這個十年八年,甚至一兩百年都沒什麽,但是幾千年後,終於導致了語言的大分化。小部分人還說漢語,但是變化很大,而大部分人已經從漢語、英語和其他語言中發展出了新的語言形式。許多語言是專門為精神科學的發展發明的,很少日常生活用語。譬如在數學語言裏,要表達‘你是誰’之類的意思,就得說‘請定義你的存在域’之類,加上口音的變化,幾千年後就無法辨認了。”

“原來如此……”

“每天你見到的世界都一模一樣,毫無變化,特別是在人的生活穩定後,人際關系的變化也越來越少,幾十年之後,生活逐漸變成了一潭死水。這些使得人們對外部世界日益麻木,而越來越熱衷於精神的追求,至少在那裏,你還可以找到真正的美,一個數學公式,一段賦格樂曲,一個圍棋定式……幾百年下來,也導致了人的精神高度特異化。人們對周圍的一切都不再有好奇心,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

“但難道人們不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元?”韓方問,“難道不能有多種愛好?這麽說怎麽也不至於和周圍完全隔絕的。”

“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裏,當然你可以有多種選擇和志趣,並行不悖,但我們說的是幾百年到幾千年的時段!世界上有許多精神科學的淵深是用幾百年也鉆不透的,你很容易陷入其中,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在公元紀的時代就有很多例子了,比如那些皓首窮經的學究和修士。虛空紀給了所有人鉆研精神的條件,只要你找到自己真心喜愛的東西,可能一百多年後你就會被精神異化,你的頭腦和思維方式完全被局限在這個領域,無力也無興趣再涉足其他了,你獲取快樂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在這個領域中向前進展,並且不需要別人的肯定,就能自得其樂,最多是和寥寥幾個同好交流。”

“可是那些人,他們跑來跑去是為了……”

“是要從原點回到他們的小群體中去,他們不想在路上浪費一秒鐘時間,而迫切地需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可能是在現實中,也可能是在網絡上。”

韓方心中一團混亂,“你是對的。那天在圖書館頂上,你說的一切……我當時還不相信,現在都應驗了。”

“我?我說了什麽?”陶瑩搖頭嘆息,“我都不記得了,六千年是太長的歲月。”

“那你還記得什麽?你還記不記得我走了以後,世界是怎麽會演變成今天這樣的?對了,你還記不記得——時間教?”

“時間教……”陶瑩皺眉想了一會兒,“哦,是遠古時代的事了。那時候人們相信這一切都是一位時間之神造成的,而他終將拯救人類。不過隨著精神異化的過程,人們對於宗教的理解也發生了各種分歧,最後導致時間教的解體,大約在五六百年後,統一的時間教就不存在了。”

“你是說時間教消失了?那愛德華茲呢?馬寶瑞呢?”

陶瑩皺起眉頭,凝神思索,然後搖了搖頭,“那是什麽人?這幾個名字我好像有點印象,是時間教的人?我能記得的只是,到了五百多年後,人們發現按照目前的生活方式,不再需要政府或者教會了,於是時間教作為統一的組織也逐漸解體。那以後或許還有不少信徒,但是世界已經分崩離析,誰和誰都沒有關系了。那些人銷聲匿跡了幾千年,或許至今還存在,但我已經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