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紅岸之四(第2/2頁)

“回到專業上哪兒有那麽容易?那時您還沒有平反,我看他更多是將您的成果署上自己的名吧?”

葉文潔寬容地笑笑:“沒有老雷,紅岸基地早就完了。紅岸被劃到了軍轉民範圍內後,軍方就把它完全放棄了,中科院維持不起基地的運行費用,一切就都結束了。”

葉文潔沒有多談她在紅岸基地的生活,汪淼也沒有問。進入基地後的第四個年頭。她與楊衛寧組成了家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很平淡。後來,在基地的一次事故中,楊衛寧和雷志成雙雙遇難,楊冬作為遺腹子生了下來。她們母女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紅岸基地最後撤銷時才離開雷達峰,葉文潔後來在母校教授天體物理,直到退休。這一切汪淼都是在密雲射電天文基地聽沙瑞山說的。

“外星文明探索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科,它對研究者的人生觀影響很大。”葉文潔用種悠長的聲調說,像是在給孩子講故事,“夜深人靜的時候。從耳機中聽著來自宇宙沒有生命的噪聲,這嗓聲隱隱約約的,好像比那些星星還永恒:有時又覺得那聲音像大興安嶺的冬天裏沒完沒了的寒風,讓我感到很冷啊,那種孤獨真是沒法形容。

“有時下夜班,仰望夜空,覺得群星就像發光的沙漠,我自己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我有那種感覺: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裏的偶然,宇宙是個空蕩蕩的大宮殿,人類是這宮殿中唯一的一只小螞蟻。這想法讓我的後半輩子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態:有時覺得生命真珍貴,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時又覺得人是那麽渺小,什麽都不值一提。反正日子就在這種奇怪的感覺中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人就老了……”

對於這個為孤獨而偉大的事業貢獻了一生的可敬的老人,汪淼想安慰幾句,但葉文潔最後一席話使他陷入了同樣悲涼的心境,他什麽也說不出來,只是說:“葉老師,哪天我陪您再去紅岸基地遺址看看。”

葉文潔緩緩搖搖頭:“小汪,我和你不一樣啊,歲數大了,身體也不好,什麽都難預料,以後也就是過一天算一天吧。”

看著葉文潔滿頭的銀發,汪淼知道,她又想起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