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太空行走任務(第2/3頁)

看到杜小笙帶上氧氣罩還不出艙,不少人有點疑惑。

“衣服穿好了,主播倒是太空行走啊,等什麽呢?”

杜小笙沒說話,下面航天局官方倒是給出了解釋說道:“由於人體血液中融有一定的氣體,在進入低壓環境時,這些氣體(特別是氮氣)就會分離出來,在血管內形成氣泡。”

過大、過多的氣泡會壓迫人體內部的組織,從而引發皮膚瘙癢、關節或肌肉疼痛、咳嗽和胸悶等疾病,嚴重時還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等,這就是航天醫學中所說的“減壓病”。

所以在宇航員出艙前,要先在純氧環境中停留一定的時間,使體內氮氣釋放出來,以減少發生“減壓病”的幾率。

當杜小笙內視體內其他氣體比率已經降到最低,杜小笙摘下氧氣罩,對著保爾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走!出艙!”

打開安全保險栓,杜小笙和保爾連接好太空作業繩,然後開始通過泄壓閥泄壓。

克裏斯蒂娜和地面中心聯絡後,回復說道:“艙內的氣壓與外太空的接近,可以打開艙門。”

隨著杜小笙和分別走出艙門,直播觀眾們頓時順著杜小笙的第一人稱視角,看到了艙外的美景。

在他們腳下,浩瀚的宇宙星空顯得無比壯闊。

漆黑的宇宙星空中,遠處的星空那麽明亮,在他們的腳下,蔚藍色的地球壯闊無比,不遠處的明月極其巨大。

就在杜小笙沉浸在美景中難以自拔的時候,地面指揮中心的聲音從耳機中傳來:

“杜小笙,匯報情況。”

“回復,制冷系統正常,身體狀況良好,外艙門已經閉合,暫時未發現微流星。請指示。”

“收到,保爾檢查太空行走設備,確認飛船狀態。杜小笙控制機器手臂,完成貨艙對接。”

“明白。”

隨著保爾將小型衛星從氣閘艙取出,遙控釋放到太空中,飛船內趙韻寒立刻從監視器上看到了第三人稱視角。

這種圍繞飛船使用的小型衛星,並非是火星一號獨有。

實際上世界各國的航天飛船,都會通過這種小衛星,監測飛船運動狀態和進行其它科學觀測的任務。

通過小衛星傳輸的畫面,地面控制中心,可以清晰的看到杜小笙此時嫻熟地控制著噴氣裝置,飛向了機械手臂。

而在飛船內,趙韻寒也同時控制著手臂與杜小笙進行匯合。

“小心。”當趙韻寒看到杜小笙的手抓住機械手臂的身體後,她出言提醒說道。

而杜小笙則笑著說道:“沒問題。”一邊說著,他已經將身體與機械手臂的座椅安全帶扣在了身上,並且朝著不遠處漂浮在太空中‘待命’的貨物飛去。

這是重要的一步。

在火星一號前往火星基地的任務中。

攜帶夠返航的燃料以及一年時間所用的物資是重中之重。

這些先一步發射到太空中,如同一顆顆小型火箭一樣的白色‘貨物’裏面裝著的是,火星科學實驗必備的返航燃料,各種物資,淡水,機器人探索裝置,甚至還有氧氣種子,基地車等等等等。

在華蛾計劃中,杜小笙等人並非直接降落到火星表面。

而是在到達火星軌道以後,先行將生存物品發射到火星表面。

然後通過機器人查看物資和發射燃料等物品是否運轉正常。

當確定完好後,由趙韻寒和保爾,負責留在飛船中,於火星軌道上繞行,觀察記錄火星全部地貌。

杜小笙和克裏斯蒂娜降落地面,完成基地搭建。

在任務中,如果有任何閃失,四人將不會降落到火星表面,而是完成繞行後,借助火星的引力彈弓,返回地球,爭取做到萬無一失。

所以,這些貨物才是本次火星旅行的重中之重。

隨著杜小笙精巧的操控著機械手,拖拽一個個小型火箭,重新安裝到之前火箭發射後軌道脫離的助推器位置,一旁的趙韻寒和克裏斯蒂娜也在緊張地通過雷達觀測著周圍是否有隕塵出現。

在太空中,即使是很微小的石塊,在引力吸引下,做出的高速運動,也是相當致命的。

很多隕塵甚至比子彈更加危險,能夠輕易的損壞宇航員的宇航服。

而漏氣,將是宇航員太空作業中致命的危險。

“觀測到隕塵,北偏西方位,預計三分鐘後到達杜小笙左側位置……”

“注意繩索位置……”

杜小笙點點頭,對於隕塵他倒是有一定的應對信心,這主要源於虛擬系統彈道預警帶給他的自信。

在杜小笙操控機械手,將一個個指定貨艙與飛船對接的同時,保爾也在給一些飛船關鍵部位上油、裝配錨索、給測量光線強度的機器裝上隔熱層等任務。

……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

轉眼已經距離兩人出艙執行任務,過去了五個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