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長青觀(第2/2頁)

嶺南郡中。

長青觀總共六座道觀,一年下來,能積攢二三十兩天銀,不比三品神靈差了。

這還僅是道觀留存的香火。

長青觀中供奉的是‘捉神大將’以及其座下‘法令伐惡上將’、‘吞魔啖妖六甲上將’、‘移山翻海鐵甲上將’、‘動風鼓震天威赤文上將’、‘捉神直符上吏’等五尊護法神。

陸青峰一人,就要占去觀中香火的五成。

座下五員上將共占去二成五。

道觀留存的這些僅是總香火的四分之一罷了。

“待長青觀繼續壯大,日積月累,香火倒也可觀。”

陸青峰想著,接過六鼎香火,伸手隨意一抹,就將這六鼎香火煉成天銀。

“……”

長青七子雖不是第一次見著老師神通,但看到陸青峰煉化香火如此輕松寫意,還是忍不住暗自驚嘆。

陸青峰將六鼎又遞還回去,團團香火成了純凈天銀,總共二兩有余。這點天銀陸青峰看不上,但對於長青七子來說,不論是自身修行還是祭煉法器,都有妙用。

他們這十年間能有如今成就,與長青觀中的香火天銀也有分不開的關系。

而除了自用之外,這些天銀還能用以賞賜、培養門人弟子,壯大長青觀。

怎麽都不嫌多。

“既然守陽、守春已經修成陰神,往後觀中香火自行處置即可。”

“為師再傳你等長青觀秘術‘元陽心燈’,當中玄妙自行領悟。”

之前長情觀中沒有陰神層次的法師,沒法將香火煉化為天銀,陸青峰只能辛苦些。眼下已經有了兩位法師,就不用如此來回折騰。

陸青峰也不耐這些俗事。

恰巧他不久前,才將《羅浮劍典》當中的‘羅浮心燈’之術稍作修改,使方仙道修士也能修行。

萬般妙用不弱於‘羅浮心燈’。

為了區別,陸青峰便將其喚作‘元陽心燈’。一旦煉成,不但對修行有益,煉丹煉器、熬煉天銀也能得心應手。

“回去好生參悟。”

陸青峰屈指連彈,七點靈光分別落在長青七子眉心,沒入不見。

七人怔在原地,略微看過,就發現法門晦澀,一時半會兒難以吃透。但僅從窺見的一角看來,此法怕是世上頂尖。

七子大喜過往。

世上法力好修,妙法難得。他們十年前拜入陸青峰門下,先是得了五卷經書,內裏保羅修行、制符、煉丹、煉器、陣法等項,高深莫測。七人苦修十年,至今都還未完全參透。

就已經超出散修無數。

這次又得賜妙法,實在歡喜。

七人忙沖陸青峰躬身一拜,口中齊道:“謝老師賜法。”

“起來吧。”

陸青峰點頭。

又叮囑七人近幾日多做警惕。

特別是太湖縣城。

這裏是嶺南郡郡治所在,封侯大禮就要進行,不敢懈怠。

七人領命,各自退下。

……

嶺南郡。

北境宜秀縣,境內有一條宜河流經縣城。

不少百姓都靠著宜河生活。

宜河自北向南,浩蕩數百裏,北起掖縣、南至望山,其間一共流經五個縣城,這些年來一直是嶺南北境最重要的交通命脈。

近幾日。

在宜秀縣河段,卻有咄咄怪事——

往來船只,屢屢有船工失蹤。起初還未在意,等到宜秀縣官府接連接到報案,終於引起重視的時候,已經有十三人不知下落。

縣衙賊曹領著衙役前去調查,一無所獲。

案情陷入迷局。

調查的兩日間,又有四名船工遇害,縣令忙派縣尉率縣兵前去巡視河段、查清緣由。

卻依舊沒有收獲。

宜秀縣人心惶惶,縣令大急,連忙讓人去請太湖縣長青觀觀主、長青七子之一的守春法師。

偏巧守春法師不在觀中,只請來了一位煉師道長。

這位靜一道長領著三名弟子前來,行事倒是頗為認真。可是沒想到,四名長青觀道人夜晚出去巡視河段,直到天明也不見蹤跡。

等到第二天早上,才有人在野外河畔,發現靜一道長的破碎道袍,上面還有血跡。

這一下宜秀縣上下驚的不輕——

連長青觀道長都喪了命,尋常百姓哪裏能活?

一時間人心動蕩。

這一日。

振威校尉武廣,率三百兵卒,順宜河而下,途經宜秀縣。

二百料大船乘風破浪。

夜空如洗。

一員大將手執偃月刀矗立船頭,兩眼微閉,似夢似寐。船上三百士卒不發一言,只有水浪與晚風的聲音伴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