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故友(第2/3頁)

易地而處。

若是他日後年老體衰,也被人奪去洞府,恐怕很難做到這般淡然。

搖搖頭,見韓霜似懂非懂,不由語重心長道,“你新晉靈虛,正是心高氣傲的時候,悟不透也是常理。回去閉關三年,好生琢磨。待琢磨透了,再出來行走歷練,免得惹下禍事。”

“閉關三年?”

韓霜有心反駁,卻見舅爺爺神色堅定,哪敢出聲,只得悶悶點頭應下,“是!”

……

上陽山。

老嫗看著周明、韓霜二人下山離去,自嘲一笑,又回頭看向山中洞府,搖搖頭,“此地無甚留戀,不如歸去!”

低聲呢喃著,卻不回洞府,繼續往山下走去。

正此時——

“師姐當年在上陽國,立妙音城,何等霸道。”

“今日這二人欺上門來,自己不要面皮,何故給他們留情面?”

耳畔傳來一道熟悉聲音,直令老嫗呆立當場,旋即面上笑容綻放。

……

上陽山洞府。

陸青峰與嶽妙音相對而坐。

看著後者臉上皺紋、黑斑,蒼白頭發,消瘦身形,一身精氣神似乎都去了大半,心中又是感傷又是唏噓。

當初在上陽國妙音城,他們兄妹三人還多賴嶽妙音庇護。也是靠著嶽妙音,陸青峰才能知曉修行界情況,在初入修行界時,又幸得落霞宗落腳。

事隔經年。

如今就連青山、青雨都已成結丹真人。

嶽妙音卻還在靈虛苦苦掙紮,直到壽元將盡,如今竟險些連洞府都要被後輩侵占。

著實可悲可嘆。

方才那二人若是厚著臉皮,當真將嶽妙音逼走,將上陽山占據,陸青峰絕不介意下重手,廢了二人。

不過還算那周明活的明白,及早改過。

卻不知已經逃過一劫。

“此中待著無趣,我本就有意離去,趁著還有幾年好活,回聚雲山脈、回上陽國看看。”

“周明長老前來,只是趕巧了罷了。若是晚來幾日,便是空蕩蕩上陽山了。”

嶽妙音笑著,見著熟人,頗為歡喜。見陸青峰為她打抱不平,更是心中一暖。

歲月最無情。

陸青峰見著嶽妙音,非但容顏變幻,變的蒼老,就連心境也發生不小變化。昔日銳氣,早就隨著生命的流逝一同逝去。萬事不爭不搶,似是看透,實則只是覺得,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一切外物都是無用。

“師姐看的通透。”

陸青峰也不點破,口中說著。

嶽妙音臉上滿是笑容,越是年邁,越是接近死亡,就越是念舊,時常懷戀往事。她這一生,多半時間都在玄元宗中修行,又在外行走,斬妖除魔。

卻要屬上陽國那些年最為記憶深刻。

哭泣沼澤中七年許最為輕松歡快。

甚至油盡燈枯之時,想著的也是要穿越哭泣沼澤,重回上陽國。

“一別八百載,也不知上陽國如何了。”

嶽妙音念叨著。

不問陸青峰來意,也不問陸青峰這些年的去向,只是閑談著。思憶往昔,又訴說自身,或是又詢問青山、青雨。

聽到二人具都晉升真人,更是面生歡喜,發自內心的為之喜悅。聽見青山早已成家立業,生有一子,又頓時笑了。

她跟陸青峰說,當年在上陽國、在哭泣沼澤,青山情竇初開,時常偷偷望她,頗有些暗生情愫。

陸青峰終日在《洪荒》中,沒能看出端倪。

但嶽妙音何等樣人,自是有感。

卻隱而不發。

只是有意疏遠。久而久之,年輕小夥子的情愫自然也就淡了。

如今提起。

嶽妙音也只是覺得是一件趣事。

當年她初遇陸青峰兄妹三人時,青山還只是剛剛踏入修行路的稚嫩小子。而她則是妙音城城主,修為無比接近築基,在整個上陽國都有偌大名號。

如今青山已經成家,更成就真人。而她卻垂垂老矣,困頓靈虛,孤獨終老。

世事無常。

變化多端。

不過如此。

生離死別,終究難逃感傷。

嶽妙音孤獨久了,難得故友相見,一時訴說不停。陸青峰靜靜聽著,也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時不時插上兩句話。說到有趣之處,兩人更是齊齊大笑出聲。

歡聲笑語從洞府中傳出。

只是笑的越歡,就越顯悲傷。

良久後。

嶽妙音似是道盡了心中話語,整個人松弛下來,臉上笑容終於消退去,悲傷爬上眉梢。低著頭,低聲道,“人世間,多不舍。修行之路才剛開始,便要結束。”

她說著。

又擡起頭看向陸青峰,苦笑道,“我有時候很羨慕師弟,明知道師弟修行也大不易,但每次見著師弟,師弟都有突破。而我卻始終寸步難進。終其一生,也不過勉強跨入靈虛融合境。”

“心中依舊有不平,怨老天何其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