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貨幣全球化(第2/2頁)

說著,安妮起身離開書房。

……

京師。

就在湛藍徽章在歐洲戰場,突起風雲,漸漸扭轉頹勢時,作為湛藍徽章的特別代表,陳老再次造訪大夏。

陳老此來,是談一筆買賣。

日耳曼王朝雖然對鋼鐸王朝發起反擊,不過是掩人耳目,目的就是要警示對手,“日耳曼王朝還遠沒有倒下。”

如果鋼鐸王朝能知難而退,那就再好不過了。

不曾想,威廉竟然非常沉得住氣,根本沒有動搖,一邊安排本土軍隊抗擊入侵部隊,一邊還不斷往高盧王朝輸送糧草物資。

這就難辦了。

快被掏空的日耳曼王朝,實在不願繼續打下去。

可不打又不行。

為了給日耳曼王朝輸血,湛藍徽章也是操碎了心,籌集了足足四千萬金幣,向大夏下了一筆驚天的火器訂單。

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日耳曼王朝。

有錢賺,歐陽朔哪裏會拒絕,當即答應下來,簽訂了正式協議。扶持日耳曼王朝,符合大夏目前的策略。

除了火器,日耳曼王朝還下了一筆上千萬金幣的戰爭物資訂單。

歐陽朔同樣爽快接下。

隨著地中海航路恢復暢通,以大夏的海上運輸能力,這些戰爭物資能非常便捷地從大夏本土,運至歐洲大陸。

兩筆訂單,大夏又進賬五千萬金幣。

再加上之前的火器訂單,僅一年時間,就有超過一億金幣流進大夏。大夏的金幣儲備,達到一個空前的數據。

這些金幣,歐陽朔並不準備使其流人市場,通通鑄成金磚,存入大夏銀行的金庫,作為戰略儲備金。

眼下在大夏境內,大夏幣才是交易的主要貨幣。

未來,如果大夏幣想走向國際,成為全球最堅挺的貨幣,大前提,就是大夏本身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

否則的話,大夏幣的全球信用,根本就建立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