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暴力機構(第2/2頁)

如此,也是變相保護了弱者一方的正當權益。

以上福利,還只是武運司的初步構想,待機構不斷運作下去,必將有更多,更周到的服務推出。

用歐陽朔的話來說,“武運司既是一個監管機構,也是一個服務機構。朕倒是希望,後一種職責能越來越重要。”

那也意味著,武者群體基本被朝廷馴服。

……

四項議題,足足討論了一天,才宣告結束。

次日,歐陽朔又單獨召見內閣,商議朝廷的一些機構設立。

首先就是報紙。

隨著工業革命推進,報紙這一新聞載體,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容易走進千家萬戶,而非官府獨有。

日前,朝廷決定,將此前創立的《山海日報》更名為《帝國日報》,作為帝國第一大報。

百曉生,這位華夏新聞界的翹楚,被任命為帝國日報社的社長。

沒了王城這樣的自由土壤,百曉生的新聞集團,必須看帝國眼色行事,只要歐陽朔不發話,百曉生就要失業。

此番同意出仕,也算是找到出路。

能執掌《帝國日報》,對百曉生而言,可是莫大的殊榮。畢竟報紙除了發布信息,還肩負著宣傳跟引導輿論的功能,是帝國喉舌陣地。

除此之外,帝國還將創立其他報刊,比如《大夏軍報》、《生活周刊》、《半月談》、《諸子百家》、《工業報》等等。

與此同時,朝廷還允許行省一級衙門,創立地方報紙,比如南疆都護府真正籌辦的《南疆日報》,非洲都護府籌辦的《非洲周報》等等。

如此,必將極大地豐富百姓的業余生活。

“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大事”,將不再是諸葛孔明的專利,大夏的每一位普通百姓,都能做到這一點。

鑒於報刊的增加,歐陽朔決定在四大院之外,設立新聞出版署,主管帝國新聞出版事業,對新興的新聞出版業,起到監督、引導以及規範作用。

除此之外,為了發展帝國體育事業,歐陽朔決定設立體育署,主管帝國體育事業,優先發展田徑、馬球、蹴鞠、格鬥以及馬拉松等項目。

尤其是像馬球、蹴鞠這樣的華夏傳統體育項目,更要大力弘揚。

體育署,自然也是獨立於四大院。

如此,在四大院之外,內閣之下,朝廷已經相繼組建了工業署、大夏銀行、交通署、資產管理署、新聞出版署以及體育署六大部門。

此既是帝國發展需要,也是在削弱四大院的權力,防止尾大不掉。

體育署組建之後,首要任務,就是籌辦帝國第一屆全民運動會,開啟帝國體育運動之先河,讓全帝國運動健兒在京師一展風采。

為了給各地一個準備時間,帝國運動會暫時定在蓋亞八年十一月。

新聞出版署跟體育署的設立,標志著大夏正逐漸擺脫封建王朝的標簽,與時俱進,而非故步自封。

工業革命對帝國的影響,將是全行業、全方位的。

既然這一潮流不可逆轉,歐陽朔就不準備螳臂當車,而是主動去順應潮流,將被動防禦變為主動引導。

他要做一位永遠的弄潮兒,獨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