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流言可殺人(第2/2頁)

前線每丟掉一座城池,阿育王的心情就陰郁一分。

面對如此糟糕的戰局,阿育王甚至起了親征的打算,只是在朝中大臣們的死死阻攔下,阿育王這才作罷。

用大臣們的話來說,“不是前線將士不拼命,而是敵軍實在太強悍。”

直到此時,阿育王才真正認識到,大夏之強悍,確實非阿育王朝所能比擬。別的不說,僅在糧草物資的供給上,阿育王朝占盡天時地利,依然趕不上大夏。阿育王簡直想象不出,大夏軍民是如何翻山越嶺,將糧食運到前線的。

在大夏軍圍困邏些城之後,阿育王有點打退堂鼓了。

阿育王不是傻瓜,也不是純粹的戰士,不會真的為了捍衛榮譽,置王朝前途命運於不顧,將有生力量白白消耗在吐蕃戰場。

眼下之吐蕃,經過連番大戰,且不說能否守住,就算守住,也是一個廢墟。除了榮譽,對阿育王朝而言,吐蕃已經不具備任何實際價值。

可就在此時,天竺民間突然流傳起一個“謠言”,說:“阿育王被大夏打怕了,嚇得夜不能寐。不出一周,必定狼狽撤軍,丟盔棄甲。”

謠言還有很多版本,無一不是嘲諷阿育王的。

更讓人心驚的是,這些流言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在阿育王朝全境傳遍開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全部知道了。

很顯然,流言傳播的背後,有別有用心之人在推動。

甚至於說,流言本身就是他們炮制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不想讓阿育王朝從吐蕃撤軍。

阿育王雖然識破敵人的陰謀,卻又不得不中套。

因為流言傳遍的實在太快,太普遍了,已經成功激起了阿育王朝百姓的同仇敵愾之心,如果王朝此時從吐蕃撤軍,必將盡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