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非洲戰區(第2/2頁)

可以想見,未來的遊戲世界熱鬧依舊,甚至要更甚於從前。

如此眾多的敵人,當然不可能一一擊而滅之,歐陽朔要消滅的是白銀之手跟湛藍徽章兩大組織,是整體,而不是組織中的所有個體。

接納雄霸家族,就是出於這樣一種戰略考量。

主要突破點,歐陽朔暫時圈定三個。其一是西南的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考慮到阿育王朝的存在,這是難度最大的一個點。

其二是西面的波斯帝國。

如果能拿下波斯帝國,往西可威懾阿拉伯帝國,西北可威懾凱撒王朝,西南可進擊羅曼諾夫王朝,相當便利。

其三就是非洲大陸。

未來一兩年,非洲大陸將是全球焦點,也是大夏跟白銀之手以及湛藍徽章掰手腕的前沿陣地,自然不容錯過。

三個突破點中,最需要增強的就是非洲大陸。

眼下,大夏在北非鎮守府,只布置了西非軍跟東非軍兩支邊防軍,且不說未來的非洲大戰,就是要拿下東非版圖,目前都無法做到。

東非十三國,占非洲總面積12%,玩家總數超過一千萬。

大夏想要拿下東非,動用的大軍絕不能低於百萬之數,為此,此輪軍隊整編的第一步,就瞄準了非洲版圖。

歐陽朔決定,設立王朝第四個戰區——非洲戰區,組建非洲戰區司令部,統攬非洲戰爭全局。首要目標,就是在一年之內拿下東非板塊。

為此,朝廷決定在非洲戰區新增兩個集團軍,即貪狼軍與北非軍,貪狼軍為正規野戰軍團,北非軍則隸屬邊防軍體系。

隨著大夏疆域不斷擴張,歐陽朔不得不打破此前的軍隊番號規劃,繼龍驤、虎賁、豹韜、鷹揚以及飛熊之後,再添一個貪狼。

為此,歐陽朔決定取消規劃中的近衛軍番號,理由有二。

其一,近衛軍原本規劃為王朝第一支純火器集團軍,可隨著蓋亞大幅度提升將士武力值,火器跟冷兵器並存,已然成為軍中大勢。

如此,純火器集團軍就顯得非常雞肋。

其二,當初規劃設立近衛軍,也是為了加強歐陽朔直屬軍團的實力,以免出現內弱外強的軍隊布局。

但是隨著大夏疆域不斷擴張,軍隊規模,尤其是邊防軍規模迅速擴張,歐陽朔就算再怎麽增強直屬軍團,都無法改變內弱外強之局。

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戰區進行合理的限制與制約。

而且隨著疆域不斷擴大,像禁衛軍這般,整天像救火大隊一般,一會兒傳送到西南戰場,一會兒傳送至東南戰場,費財又費力,並不可取。

與其如此,還不如加強戰區建設,守好每個戰略方向,省的每場大戰都期待禁衛軍救場。如此,也能讓戰區有一個長期規劃。

基於此,歐陽朔這才決定取消近衛軍番號。

反正在此之前,近衛軍唯一的一個軍團,已經被分解至各野戰軍團,取消近衛軍番號,只需樞密院履行一次程序即可,沒有任何損失。

隨著近衛軍番號被取消,左宗棠、曾國荃以及織田信長三位將領也就空了出來,一體納入此番軍隊整編範疇,統一安置。

貪狼軍統領,歐陽朔圈定原大晉禁衛軍統領蒙恬。

鑒於蒙恬,石達開以及狄青三位北非戰區統領,都不是一等一的猛將,北非軍統領,被歐陽朔圈定為明朝猛將常遇春,以為補充。

趙雲跟織田信長被安排進貪狼軍,賀若弼跟王龁被安排進北非軍。

如此一來,非洲戰區就有常遇春、織田信長以及石達開三位熟悉火器作戰的將領。這般安排,也是基於未來全球大戰的判斷。

歐美王朝對火器的運用可是如火純情,非洲戰區不能一開始就吃虧。

鑒於非洲戰區遠離王朝中樞,很多決策需戰區司令部獨立判斷,實時決策,歐陽朔還為非洲戰區配備了一名戰區統帥跟戰區軍師。

戰區統帥不兼任集團軍統領,軍師也是專職軍師。

非洲戰區第一任軍師由卸下資政閣大學士一職的頂級謀士龐統擔任,至於戰區統帥人選,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