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印第安帝國(第2/2頁)

宗主國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強迫殖民地百姓專門生產一兩種能在國際市場牟取暴利的農礦產品,形成單一產品制,導致社會經濟畸形發展。

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傳統,隨移民大批湧入,傳播到南美各地。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也逐漸取代印第安語,成為普遍使用的正式語言。

甚至在組建聯邦之前,巴西的官方語言依然是葡萄牙語,其余南美國家的官方語言則基本上是西班牙語。

真正的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被壓制到極限。

不曾想,一次星際移民,卻給印第安人帶來新的機遇,印第安人胡亞雷斯在南美大陸的崛起歷程,幾乎可以媲美歐陽朔在華夏區的崛起,堪稱傳奇。

眼下的印第安帝國,已經漸漸在南美大陸紮根。

因為歷史緣由,可以想見,這樣一個帝國對西方世界,對道森王朝,那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的,自然也就不會加入TWP。

相反,印第安帝國對華夏區充滿好感。

有專家學者考證,在公元八世紀即唐朝時期,有一批居住在華夏北方的女真人,越過太平洋在中美洲登陸,被稱為歐康人。其中一部分移入墨西哥,一部分人進入南美洲各地,後與秘魯的印加文化相融合。

大多數印第安人都具備黃種人的特點:頭發色黑且直,黃皮膚、鏟形門齒,以及白種人和黑色人種所不具備的嬰兒出生時臀部的青色胎記。

從血緣上講,印第安人與華夏人屬於同種。

另外,印第安文化與華夏文明之間,有很多相似乃至相同之處,譬如靈台文化,丘墩文化,玉石陪殮下葬風俗,還有關於天狗吃月的傳說。

甚至還有相似的洪水故事,共同的龍文化和羽蛇文化,共有的太極圖和饕餮紋飾和雲雷紋飾,相似的乘轎出行和擊鞠遊戲。

相同的草藥和骨針治病方式,相同的七孔笛子和音樂上的五聲音階,甚至連喝童尿養生、吃蝌蚪以敗火的民間偏方都相同……至

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書法,則與華夏的甲骨文及金文極為相近,有些字的寫法簡直與中國甲骨文一模一樣。

基於這樣的歷史淵源,再加上有白銀之手這樣的共同敵人,印第安帝國跟大夏王朝之間,有著天然是紐帶關系。

“真期待那位傳奇人物,能夠盡早造訪帝國。”胡亞雷斯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