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坐地分贓(第2/2頁)

歐陽朔看的要比鳳囚凰遠一點。

眼下大夏跟邯鄲城兩個巨無霸之間的對峙,耗時日久,想要真正分出勝負,絕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於民心所向。

大夏真要打垮邯鄲城,就要堂堂正正。

此戰邯鄲城好不容易犯下大錯,失了民心,歐陽朔又豈會因為一點小利,為了兩個小島去大動幹戈,落人口實。

真要那樣做了,以四大家族巧舌如簧的本事,怕是立馬就能搖身一變,從“叛國者”變成“受害者”,博取玩家的同情。

那樣一來,才真的叫“因小失大”。

鳳囚凰聽了歐陽朔的解釋,深深看了對方一眼,眼中突然閃過一絲恍惚,“什麽時候起,這個男人已經站到這樣的高度去思考問題,需要她仰望了?!”

四大家族遇到這樣一位對手,實在是他們的不幸。

“那就這樣便宜他們?”一下到他們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打下江戶,帝塵他們卻坐享其成,鳳囚凰還是有些不甘心。

“再看吧,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急。”

鳳囚凰點頭,“你現在是該穩一穩了。”

……

飯桌上,歐陽朔幾人只是定下大的分割方案,即大夏占領本州島,落鳳城占據北海道,九州島跟四國島讓給邯鄲城。

具體的物資盤點跟戰利品分配,自然有下面的人去操辦,在開通傳送陣之後,歐陽朔已經從山海城緊急調來一批文官協助。

除此之外,還有對戰俘的分割。

粗略統計,自北海道登陸戰伊始,一直到攻下江戶城,北路軍共俘獲三笠城領地大軍六萬余人,東瀛禁軍四十二萬人,合計四十八萬戰俘。

戰損方面,烈焰軍足足陣亡八萬余人,超過一個軍團。

大夏軍同樣不輕松,除了水師艦隊的戰損,僅陸地部隊就陣亡十萬余人。倘若再算上大理禁軍的戰損,這一戰打的著實不輕松。

歐陽朔跟鳳囚凰合計了一下,各部在補充戰損之後,預計還剩三十萬戰俘,可精簡整編為四個野戰軍團。

“也不用分了,我們一人兩個軍團。”歐陽朔如是說。

東瀛之戰,烈焰軍作戰勇猛,很是打了幾場關鍵戰役,每次都甘為先鋒,立下赫赫戰功。如此,歐陽朔又豈會虧待盟友。

鳳囚凰也沒說什麽,點頭應下,兩人之間卻是無需客套,早已形成默契。

除了在戰俘分配上歐陽朔做了讓步,在戰利品分配上,歐陽朔也盡量向落鳳城傾斜,繳獲的武器裝備跟糧草物資除了分配給冒險玩家的那一份,剩下的全部分配給落鳳城,讓其運回北海道。

北海道經過前番洗劫,已經是處在崩潰邊緣,急需這批物資救急。歐陽朔犯下的罪孽,卻是需要鳳囚凰來撫平。

如此分配絕不是歐陽朔充好人,太慷慨,而是大夏本就占了太大的便宜。

別的不說,僅是拿下本州島,據有王城江戶,就不是任何裝備物資能比得上的。鳳囚凰主動讓出本州島,歐陽朔又豈會不投桃報李。

甚至於說,歐陽朔還準備遷三百萬江戶百姓進入北海道,以為彌補。

至於如何規劃本州島,歐陽朔也已有了腹案,他計劃將本州島更名為瀛洲郡,地位跟同屬海島的瓊州郡、夷州郡相當,劃歸朝廷直轄。

要知道本州島可是全球第七大島,面積相當於一個行省,是瓊州島跟夷洲島面積之和的三倍多。別說是設立一郡,就是設立一行省都可以。

瀛洲郡大型港口眾多,未來將作為大夏對南美貿易的一個大型中轉站,也是大夏進擊北美大陸的一個橋頭堡,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正是如此,太平洋艦隊很快就會將總部遷到瀛洲郡。

順理成章的,由戰俘整編而成的兩個野戰軍團,此番將組合為瀛洲兵團,負責拱衛瀛洲郡的陸地安全,主要就是防範南面的四國島跟九州島。

有跨國傳送陣,瀛洲兵團保持兩個常備軍團已經足夠。

至於瀛洲兵團的兵團在長人選,歐陽朔也已早早鎖定為宋末三傑之一的張世傑。對另外一位還在陸軍講武堂進修的武將嶽飛,歐陽朔則另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