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殘酷的攻城戰(第2/2頁)

“傳令,明天開始,加強猛攻,爭取三天之內轟開臨安城。”

既然已經摸透敵軍底細,伯顏就不準備再磨磨蹭蹭下去了,準備以雷霆萬鈞之勢對臨安發起最強攻擊。

即弓箭手之後,伯顏準備派步兵上場攻打城墻了。

雖然蒙古軍以騎兵為主,可在攻略南宋期間,也不斷俘獲漢軍,被蒙古人統稱為偽軍。這批偽軍,卻是以步兵為主的。

“也該到他們發揮價值的時候了。”

在伯顏眼中,偽軍就是一群炮灰,死與不死都無關大局。偽軍唯一的作用就是被他在合適的時機投入戰場,發一發光與熱。

“諾!”

張弘範得令,非常稱職地下去布置了。

伯顏望著張弘範的背影,眼神有過一絲波動,隨即轉為平靜。說起來,作為攻滅南宋的先鋒官,這批偽軍到有一大半是張弘範招募的。

不管張弘範是出於何等目的招降宋軍,伯顏都不會允許這隱患一直存於軍中,正好借此機會抹平。

張弘範的不動聲色,才讓伯顏更為看重。

“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難怪陛下如此器重此人。”伯顏眼神微微一眯,卻沒有除去張弘範的心思。

道理很簡單。

就算皇帝陛下再如何信任張弘範這位漢人,其信任程度都不可能超過伯顏這樣世代為成吉思汗家族效命的蒙古將領。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皇帝陛下雖然心胸寬廣,接納了大批漢臣,更是推崇儒教,要以儒家學說治天下。但是說到底,這都是帝王手段而已。

帝國真正的支柱,依然是蒙古人。

漢臣就算再受皇帝陛下器重,終究還是要低人一等。別看張弘範戰功赫赫,回到燕京,隨便一位蒙古貴族都能將張弘範踩在腳底下。

這就是為何,伯顏從不視張弘範為威脅的原因所在。

歷史上,張柔、張弘範以及張珪,祖、父、孫三人均在元朝為將,皆立下赫赫戰功,可他們後人的際遇卻非常之淒慘,似乎坐實了伯顏的判斷。

泰定帝崩後,元明宗、元文宗兄弟與天順帝爭位,兩派支持者大打出手,上都諸王在紫荊關把大都諸王一派軍隊打得大敗。

大都諸王軍隊撤退時候,肆意剽掠,張珪的兒子張景武時為保定路的武昌萬戶,仗恃自己是當地數世豪強和三世盡忠大元的底氣,率手下民兵手持大棒,打死數百潰退時搶劫剽掠的大都元兵,保家為鄉。

結果大都諸王派最終獲勝,王爺額森特率大軍路過保定,沖進張家大院,把包括張景武在內的張弘範的五個孫子盡數抓住,酷刑處決,家產全部搶空。

然後把張家女眷全部交與元軍強暴後殺死,張家唯一留下的活口,時張弘範的一個孫女,額森特見她貌美,奸汙後納為妾室。

張家人作為漢奸給蒙古人賣命數世,最後換來這個下場,可悲,可嘆!

額森特下令部隊奸殺張家女眷的做法並不新鮮,在元朝,乃至更前的大蒙古國時有發生,有時奸殺對象甚至是蒙古族人。

最著名的當屬窩闊台時期的一樁慘案。

公元一二三七年六月,斡亦刺部落中謠傳說有詔令要將該部的少女去配人,人們忙把他們的閨女在族內婚配,有些直接送到男家。

窩闊台聞訊後大怒,下詔把七歲以上的少女都集中起來,已配人的從夫家追回,然後將四千少女聚集到了一處,命令兵士當眾糟踏她們。

其中有兩個少女當場斃命,剩下的則讓她們列隊,有的送往後宮,有的賞給奴仆,有的被送至妓院和使臣館舍侍候旅客,有的則讓在場的人領去。

而她們的父兄親屬則必須在旁邊立著觀看,不能埋怨和哭泣。

和從小殺牛宰羊,將殺戮生靈為樂趣的遊牧民不同,農耕民很少見血腥而且佛教在宋代也盛行,南宋的文明使得漢人已經遠離了殺戮。

正是如此,蒙古大軍諸如屠城、煉屍油、拋屍於河道的心理戰,很容易就讓南宋百姓陷入了極度的恐懼,很多百姓在蒙古軍勢達到之前就自焚了。

……

臨安,軍機處。

“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做出改變!”

歐陽朔意識到,他們正陷入蒙古大軍的戰爭節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