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主少國疑(第2/2頁)

真要那樣做了,情況可能變得更加糟糕。

宮變在長安行的通,是因為長安城中不僅有皇帝李隆基,還有一個本就懷著鬼胎的太子李享,還有十幾位皇子備選。

可臨安有什麽?

除了八歲的趙昺,趙氏皇室已經沒人了。

歐陽朔真要臨朝攝政,在得罪陸秀夫三位大臣的情況下,可能什麽事也辦不了。最基本的,安撫民心、征召勞役以及籌措糧草這些事情,沒有文官的協助,就不可能辦的利索。

這是戰役地圖,歐陽朔可沒帶文官過來,就算真帶了估計也白搭,短短一個月又能做什麽,具體做事的可是底層官吏。

總之,沒陸秀夫三人的配合,臨安之戰就基本沒戲。

歐陽朔想來想去,也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下來,只要陸秀夫三人不提什麽過分的要求,能做的,歐陽朔盡可能做了。

好在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有合作的基礎。

互相試探之後,經陸秀夫提議,設立臨時軍機處,作為臨安之戰的最高指揮機構,接管臨安城一應軍政事務。

陸秀夫、張世傑以及文天祥三人自然是軍機處成員,歐陽朔作為異人代表,也得以進入軍機處。否則的話,這軍機處就沒有設立的必要。

眼見歐陽朔如此配合,陸秀夫自然懂得投桃報李,允許再添一位領主以及兩位武將進入軍機處,共商大事。

歐陽朔這才心裏舒坦了一些。

想了一下,領主人選,歐陽朔圈定了雄霸。歐陽朔當然可以將鳳囚凰拉進軍機處,以此增加他在軍機處的話語權,可那有什麽意義呢?

臨安之戰,沒有【炎黃盟】參與是絕不可能的。

至於為什麽是雄霸,而不是儼然重新成為【炎黃盟】話事人的帝塵,理由到沒什麽復雜的,就是歐陽朔看不慣而已。

一個視他為仇人,一個主動示好,選擇誰那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嘛。

武將人選,倒讓歐陽朔破費思量。大夏十萬大軍中,周瑜統領皇家艦隊根本就不在臨安城,禁衛軍第四軍團長惡來也不是那塊料。

至於神武衛的衛將軍許褚,跟惡來是一個性質。

倒是此番隨軍的謀士賈詡是位不錯的人選,安史之亂歐陽朔帶的是龐統,那是對龐統的照顧。說來說去,論軍中謀略,歐陽朔還是更偏愛“毒士”賈詡。

奈何賈詡是謀士,無法進入軍機處。

歐陽朔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將隨鳳囚凰來的郭子儀列入軍機處,另外一位武將名額依然留給【炎黃盟】,讓他們自行決定。

在夏王的位置上坐久了,歐陽朔的心胸卻是越發開闊了,在什麽場合做什麽事,不會小家子氣地區特意為難【炎黃盟】。

真要為難,那也是在荒野戰場見真章,沒必要在戰役地圖斤斤計較。真要那樣做,不僅會讓帝塵等人看輕,也是自降為人格調,殊為不值。

商議妥當,歐陽朔告辭離開。

整個過程中,小皇帝趙昺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很是當了一回木偶。

……

從皇宮回到軍營,歐陽朔立即跟雄霸碰頭,將打探到的情報以及設立臨時軍機處一事,一並跟雄霸說了。

雄霸聽完,神情大為敬服,抱拳說道:“歐陽兄之心胸,雄霸佩服,你放心,下來之後我一定協調聯盟大軍,全力配合軍機處的指揮。”

“那就有勞了!”

歐陽朔笑著抱拳。

接著,雄霸主動講了講他們了解到的情況。

歐陽朔進宮期間,雄霸等人也不是幹等著,他們帶著人在臨安城四處了解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城中民心不穩。

何故?

蓋因蒙古軍隊有一項傳統,足以嚇破普通百姓的膽。攻城期間,守城方只要略微抵抗,城破之後,蒙古軍隊就會屠城。

無論是西征,還是南下,都是如此。

屠城之後,蒙古軍隊將屍體丟棄到水道,數百萬的屍體被投入長江或者長江支流,並且將屍體投入井戶,徹底汙染地下水。蒙古人還會留下數百名目睹屠城慘狀的百姓,將他們送給下遊城池,以擴散恐怖。

圍困臨安之前,蒙古軍隊已經屠數城。

如此,百姓安能不怕?

歐陽朔想了一下,突然說道:“安撫民心,我倒是想到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