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隋朝來使(第2/2頁)

隋朝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統一王朝都城的需要。

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汙水沉澱,壅底難泄,飲水供應也成問題。因此楊堅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城。

開皇二年正月,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大興城,翌年三月竣工。

宇文愷參照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都南城,把龍首原以南的六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並以此為核心,作為長安城總體規劃的地理基礎。

“六坡”是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政權機關和寺廟都高高在上,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岡原之間的低地,除居民區外,則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

大興城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增大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城池平面布局整齊劃一,形制為長方形。

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完全采用東西對稱布局。

大興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時期的拜占庭王國都城大7倍,較公元八百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

在此之前,從秦漢一直到南北朝,都城中的城市格局沒有章法,沒有布局,皇宮、官署以及民居交錯相處,十分雜亂。

至大興城之後,都城的均衡對稱格局開始形成,街道整齊劃一,南北交錯,東西對稱,大街小巷,井井有條。

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界線分明,既安全又實用。

作為大興城的“總設計師”,宇文凱居功至偉,宇文凱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

……

隋朝主政泉州,讓這座王城煥發出無窮活力。

無論是城中貴族,還是百萬禁軍,都由一堆堆呆板的數據變得鮮活起來。皇權突破王宮的束縛,向整座城池擴散開來。

城池之中,竟隱隱有著開皇盛世之氣象。

王宮,偏殿。

就在歐陽朔忙著接見賈思勰時,隋文帝楊堅也迎來一位使者。

使者不是別人,正是王猛。

現身荒野的楊堅雖已年近五十,仍然氣勢逼人,眼神銳利無比,帝王霸氣撲面而來。好在王猛也非等閑,在苻堅麾下早已淬煉出不動如山的氣質。

“你說你代表【炎黃盟】而來?”楊堅淡淡說道。

現身荒野之後,像楊堅這等帝王會自動被蓋亞灌輸荒野常識。因此楊堅雖不出宮門,卻對【山海盟】跟【炎黃盟】之間的關系洞若觀火。

王猛點頭說道:“不錯,外臣帶著誠意而來。”

楊堅嗤然一笑,道:“朕鎮守一方,何須【炎黃盟】的誠意?”

入主泉州的這幾日,楊堅是精神煥發,一邊熟悉王城,一邊安排一眾文臣武將迅速接管王城以及王城所在泉州郡。

越是了解,楊堅越是對泉州雄渾的基礎與底蘊滿意,已經可以媲美隋朝。正是如此,楊堅才如此自信,看【炎黃盟】都是用俯視的。

值此亂世,楊堅卻是也想有一番作為的。

王猛不為所動,鎮定說道:“大夏王朝之秉性,想來陛下已經知曉一二,大夏侵略成性,實虎狼也。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隋與大夏比鄰而居,難道陛下就一點擔心都沒有?”

“那又如何?”楊堅眼神一凝。

王猛的話戳中了楊堅的痛處,倘若說現身荒野有什麽不痛快的話,那便是大夏王朝的存在讓楊堅心驚不已。

楊堅哪裏想到,荒野竟然孕育著這樣一頭“怪獸”。

越是對大夏王朝了解,楊堅的心情就越是沉重。雖然不想承認,但無論是從領土、人口、經濟、軍事還是文臣武將上,大夏都壓了大隋一頭。

倘若說大隋僅一朝之底蘊,那麽大夏則凝聚了華夏五千年之底蘊精華。

在地理位置上,大隋所處的泉州郡更是被大夏整個包圍,就連海面都被大夏海軍封鎖,被人握住命脈。

這等境遇,對一位胸懷報復的帝王而言著實憋屈。

王猛笑著說道:“倘若陛下願意,【炎黃盟】可助大隋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