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開辟新的航路(第2/2頁)

“謝夏王恩典!”商人們真是感激涕零,尤其是此役損失巨大的,更是差點落淚。遠洋貿易雖然利潤大,可一趟貨全部被劫走,可能就要輸個底掉。

朝廷此舉,不知挽回了多少商人的前途。

歐陽朔頷首,他這一手類似於“千金買骨”,寧可花一點錢,也要挽回商人對朝廷的信心,這可比幾十萬金幣來的重要。

有此好消息,接下來的宴會自是賓主盡歡。

……

歐陽朔在友誼城收買人心,不曾想次日又有壞消息傳來。

大西洋艦隊第四、第五編隊奉命穿越地中海,遭到地中海領主的集體抗議,甚至不惜中止正在進行的談判。

用他們的話來說,“大夏王朝既然已經承諾大西洋艦隊不再涉足地中海,就該從此刻起信守承諾。大西洋艦隊此舉,無疑是一種毀約。”

“對大夏王朝的誠意,我們深表懷疑。”凱撒如是說。

無奈之下,談判團正使紫羅蘭只能緊急請示歐陽朔,如何處置此事。

歐陽朔得到消息,久久無語,這一次卻是大夏王朝理虧。

“只是,時間上是不是太過巧合了一點?”歐陽朔不得不起疑心,談判跟海盜襲擊友誼城,兩者之間是否有聯系呢,歐陽朔現在還不好輕易下結論。

昨天晚上,歐陽朔還想商人承諾要派大西洋艦隊來剿滅海盜。倘若失信,那可真是打臉,歐陽朔此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面對此困局,歐陽朔終於將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在那裏,有一個叫好望角的神奇之地。

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鑿之前,歐洲對亞洲之航線僅能自西歐經西非,再繞道南非之好望角而達亞洲,好望角航路成為歐洲人前往東方的唯一海上通道。

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這條航路的作用雖有所減弱,但仍然是歐亞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一些巨輪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必須從這裏繞道。

說到好望角航路,就不得不提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十字軍東征。

公元一千年,歐洲開始巨變,羅馬天主教信徒希望把穆斯林趕出中東地區,由羅馬教廷發動的十字軍東征始於1096年,前後持續大約兩百年。

歐洲軍隊在中東地區的出現,變相推動了遠洋貿易的發展。

威尼斯等地的意大利商人通過為交戰各方運輸和提供物資,大發戰爭財。與此同時,十字軍返回歐洲時,帶回中東地區的香料、香水、絲綢、鋼鐵和藥品,成為歐洲搶手的暢銷品。

遠洋貿易帶動了城鎮的興起,也造就了一大批富有的歐洲商人。

歐洲國家的力量不斷壯大,他們設置了軍隊和政府,靠納稅人繳納的稅款就足以維持軍隊和政府的運作。

到十五世紀的時候,歐洲國家已經蠢蠢欲動,做好了外出探險的準備。

葡萄牙人是最早行動的,1400年的時候,他們就想控制跟東方的香料貿易,想越過威尼斯和阿拉伯的中間商,直接跟東方做生意。

如果他們能直接經海路前往亞洲購買這些商品,就能大大增加盈利。

葡萄牙的探險家們到過非洲西海岸,希望找到一條通往印度和東亞的路線,他們最後抵達了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好望角。

相比蘇伊士運河,好望角算不上什麽理想航路。

因為好望角正好處於印度洋溫流跟南極洲寒流的匯合處,強勁的西風急流掀起的驚濤駭浪常年不斷,這裏除風暴為害外,還常常有“殺人浪”出現。

這種海浪前部猶如懸崖峭壁,後部則像緩緩的山坡,在冬季頻繁出現,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旋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就更加惡劣。而且這裏還有很強的沿岸流,當浪與流相遇時,整個海面如同開鍋似的翻滾,航行到這裏的船舶往往遭難。

因此,好望角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地段。

歐陽朔此番計劃讓大西洋艦隊繞過好望角,開拓好望角航路,繞道抵達索馬裏,也是無奈之選。

剿滅【天狼海盜團】,事關王朝信譽。

歐陽朔作為大夏王朝的王,一言九鼎,他既然對商人做出承諾,就必須履行,否則的話,就是失信於民,失信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