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集團軍滿編(第2/2頁)

歐陽朔相信百裏南風是一位識趣之人,因為利己者往往比較清醒,只要山海城這艘巨輪不出問題,百裏南風就不會起什麽心思。

除了百裏南風,閩南行省十位最早跟山海城合作的領主也獲得豐厚回報,悉數出任知府一職。當然,他們的任職地點都不在閩南行省。

至於後期投降的六位領主,有的也被任命為知府,有的就只能去擔任縣令了。能否在其後獲得晉升,就看他們的能力了。

對這些領主而言,如果有朝一日能晉升為郡守,那就什麽都值了。

此次將大量領主放到知府任上,而不是“逼迫”他們轉為商人,一則是歐陽朔變得越自信了,二則也是山海城的體系越發完善了。

現在的山海城既容的下“異數”,也承受得住沖擊。

龍巖郡守方孝孺是閩南行省原十六座領地中,唯一一位比較有名的歷史文臣,歐陽朔自是人盡其才,將方孝孺繼續安排在龍巖郡效命。

【姓名】:方孝孺(王級)

【封號】:正學先生

【朝代】:明朝

【身份】:龍巖郡守

【職業】:文官

【忠誠】:70點

【統帥】:45【武力】:30【智力】:75【政治】:80

【特長】:正學(提升領地教育水平30%,提升領地廉政水平20%,提升領地人文水平25%)

【著作】:《遜志齋集》

【評價】:孝孺自幼精敏絕倫,雙眸炯炯,日讀書積寸。為文雄邁深醇,鄉人呼為小韓子。

方孝孺字希直,明成祖朱棣的高參姚廣孝稱之為“讀書人的種子”,後因拒絕為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先誅九族,再誅十族。

歷史上的方孝孺是一位殉道者,胡適先生曾有評語說:“在方孝孺被殺之後,明朝200年再沒有政治思想家。”

隨著四位郡守上任,閩南行省立即結束軍管,開始慢慢走上正軌。

……

三月二十三日,尋龍城。

在圈定四位郡守之後,歐陽朔就來到尋龍城,杜如晦隨行。一則是送荀彧、景監以及百裏南風三人上任,二則就是商定新一輪的軍隊整編事宜。

因為作戰順利,禁衛軍襲擊尋龍軍團時雙方都沒什麽戰損。

甚至包括其後的尋龍城大戰,尋龍城的禁衛師團跟城衛師團都沒怎麽抵抗,因為實力相差太大了!

其他三郡同樣沒發生什麽太激勵的戰事。

如此就造成一個“幸福”的煩惱,戰後統計,此番需要接受整編的大軍近三十萬,遠遠超出歐陽朔的預計。

歐陽朔原本以為四郡之地能整編出三個軍團就不錯了,現實情況是,就是整編出四個軍團都綽綽有余。

三大集團軍中,龍驤軍跟豹韜軍目前都是四個野戰軍團,虎賁軍則是三個,距離滿編的五個軍團,剛好缺了四個軍團。

歐陽朔一咬牙,扛著財政總署的反對意見,準備一次性將三大集團軍擴充至滿編。

倒不是歐陽朔窮兵黷武,一則接受整編的軍士都是原領地的正規軍,歐陽朔總不能暴殄天物地讓這些珍貴的士兵退役吧。

二則隨著領地晉升為都城,人口增長進入快車道,用不了多久,就能將軍民比例拉到一個安全值。

三則蓋亞剛好獎勵了三百萬金幣,有了這筆資金,此輪擴軍並不會對領地財政造成什麽實質性的沖擊。

兼且此番拿下閩南行省,並未對境內造成什麽破壞。只有穩定民心,很快就能走上正軌,並不需要都護府進行額外的財政援助。

如此才算讓範蠡同意了這一輪的軍隊整編,批了軍隊預算。

來尋龍城之前,歐陽朔已經圈定四位軍團長人選。

龍驤軍第五軍團的軍團長石達開,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豹韜軍第五軍團的軍團長則是隋朝名將張須陀,上一輪軍隊整編中張須陀沒趕上,此次調整歐陽朔自然不會忘了這員猛將。

虎賁軍第四軍團的軍團長秦瓊,第五軍團的軍團長則是太平天國青年將領李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