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組建虎豹騎(第2/2頁)

主要從十萬盟軍騎兵部隊中,挑選出七萬最精銳的騎兵,組建禁衛軍第二軍團。

盟軍本就是【嶺南城邦】各領地最優秀的部隊,訓練有素,兵員素質極佳,就算是直接整編為禁衛軍都可以。

此番從十萬騎兵中挑選出七萬來,可謂精中選精,優中選優。

該軍團將參照歷史上虎豹騎的標準,進行整編訓練。虎豹騎本就是禁衛軍系統,可謂一脈相承。

禁衛軍統帥霍去病,最擅長的就是騎兵作戰。奈何此前條件有限,原禁衛軍團只有兩個騎兵師團,其中一個還是特殊的鐵甲獸騎兵師團。

此番組建禁衛軍第二軍團,無疑就是為了補足這個短板。同時也給了天才將領霍去病,更大的發揮空間。

虎豹騎的軍團長,歐陽朔圈定了還在進修的馬超。與此同時,歷史上的虎豹騎統帥曹純,被圈定為副軍團長兼第一師團的師團長。

馬超跟曹純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監督。

除了這兩位,馬超的弟弟馬休被任命為第三師團的師團長。原禁衛軍團第一師團的師團長林逸,調任第二軍團,擔任第二師團的師團長。

有林逸這位本土將領帶著,第二軍團將會比較容易融合到禁衛軍體系。

林逸調走之後空下來的職位,將由老將馬騰接任。西涼五馬,每一位都是騎戰的高手,歐陽朔自然是要人盡其才的。

至於禁衛軍第二軍團剩下的兩位師團長,將從降將中直接提拔。盟軍中可也不乏可堪造就的將領,畢竟都是各領地的首席大將。

山海城用人,從不以出身論高低。

說起來,現在的大軍可不就通過整編戰俘,一步步擴編而來的嗎?!

山海城很早開始,就沒在領地征召新兵了。

這也就是荒野,戰爭頻發,才能讓山海城如此施為。每次大戰爆發,不僅不會減員,還將收獲大量的戰俘。

此種模式,其他領地是模仿不來的。

其二,組建豹韜軍第三軍團。

龍驤、虎賁以及豹韜軍三大集團軍,唯有豹韜軍目前只有兩個軍團。此番擴軍,歐陽朔自不會再忘了豹韜軍。

豹韜軍第三軍團的軍團長,歐陽朔選擇了前盟軍指揮官,也就是老將馮異。一則以馮異的能力,足以統領一個軍團。

二則也是借著馮異的晉升,安撫投降的盟軍。

與此同時,還在進修的曹洪以及馬鐵兩位驍將,將在進修結束之後,分別擔任第三軍團的第一師團以及第二師團的師團長一職。

西涼五馬中的最後一馬——馬岱,將被安排到龍驤軍第三軍團,也就是張遼軍團,擔任副軍團長兼第一師團的師團長一職。

張遼軍團整體整編,歐陽朔自然要安排一位武將,平衡張遼的存在。

其三,組建龍驤軍第四軍團。

按理來講,此番是在虎賁軍主場作戰,這最後一個軍團名額,理應留給虎賁軍才是。

歐陽朔如此安排,也是出於戰略考量。

隨著嶺南行省全境納入山海城治下,領地東面跟閩南行省接壤,東北面跟江川行省接壤,整體安全形勢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唯一的威脅,就來自北面的【湘南城邦】。

相比之下,龍驤軍所在的雲南行省,將成為領地下一個主戰場,僅憑龍驤軍三個軍團,有些捉襟見肘,因此更需要兵力的支援。

綜合考慮之下,歐陽朔還是決定優先組建龍驤軍第四軍團。

第四軍團的軍團長,歐陽朔選定了青年將領羅士信。

羅士信本就天賦不凡,只是因為英年早逝,才在歷史上聲名不顯。這兩年在白起的親自調教下,羅士信已然迅速成長為一員不可多得的騎兵大將。

兼且羅士信是山海城的“老將”,功勛卓著,由羅士信出任第四軍團的軍團一職,在軍中幾乎不會遇到什麽阻力。

與此同時,歐陽朔還安排了猛將夏侯淵,出任第四軍團的副軍團長兼第一師團的師團長一職,輔助羅士信。

有此二位坐鎮,再加上白起的統領,當無大的問題。

至此,三大軍團的缺額全部安排妥當。

西涼五馬、曹氏兄弟以及夏侯淵等三國將領,也都一一安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