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叛徒作怪(第2/2頁)

因為夷陵正是曹操大軍的糧草中轉站。從北方以及荊州郡各地運往江陵城的糧草,都要經過夷陵。

夷陵的糧草儲備雖然比不上江陵,支持大軍十天半個月還是沒問題的。

相反,倒是作為勝利者的周瑜大軍,有些糧草不濟。烏林運往大營的糧草,被趙四虎的城衛師團劫了不說。就是囤積在江陵的糧草,大軍撤離時,也被曹操下令,燒了個一幹二凈。

事情就是如此尷尬,作為勝利者,卻面臨餓肚子的局面。

無奈之下,周瑜只能安排大軍,緊急到各地、各村落征集糧草。餓急了眼的大軍,面對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想也知道會發生什麽。

自江陵到夷陵一帶成百上千的村落,都在大軍鐵蹄之下呻吟。

反正荊州是劉表治下,無論是之前的曹操,還是現在的周瑜,都沒有任何憐惜之意。為將者,喂飽他們手下的軍士,才是當務之急。

否則的話,誰去替他們拼命。

亂世之中,又有誰會真正去憐惜普通百姓。

倒是此前一直不怎麽成功的劉備,對百姓非常照顧。也正是如此不同尋常的舉動,為劉備闖下偌大的名聲。

可憐的荊州百姓,秋收時被劉表征收了一道糧草。曹操來了,又搜刮了一道,連口糧都交了出來。

現在周瑜大軍又來,將百姓家中的一點救濟糧都搜刮幹凈了。

這個冬天對荊州百姓而言,注定要比往年更加寒冷。等待他們的,要麽是被凍死,要麽就是被餓死。

不想餓死的,只能上山挖草根,啃樹皮了。

寒冬時節,怕是連草根樹皮都成了一種奢侈品。大軍過處,留下的是一群群逃荒的難民。一路之上,不知又要上演多少人間慘劇。

賣兒賣女,擇人而噬,都不是傳聞,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

糧草不濟,周瑜大軍想要輕易攻下夷陵,絕非易事。除此之外,對孫劉陣營而言,盤踞在赤壁的山海城艦隊,始終是一個隱患。

孫劉聯軍隨著劉備的狼狽逃離,只剩下江東一方。而江東水師,在山海城艦隊連番打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不除此隱患,就很難贏下此次戰役。

正是成也山海城艦隊,敗也山海城艦隊。如果歐陽朔在江陵城,彩雲之南想搞出那樣的動作,幾乎就不可能。

只能說,歐陽朔為了自己的私心,給江陵埋下了一顆雷。現在,也該到了山海城艦隊還債的時候了。

……

龍首號,作戰室。

“你們說說,我們該如何行事?”

理清江陵戰況,歐陽朔將問題拋給鄭和跟賈詡。

當然,主要還是賈詡。

鄭和只是水師都督,在這種影響戰爭全局的謀略上,還需要借助賈詡這位頂級謀士的出謀劃策。

再怎麽說,賈詡也是“本土人”嘛。

歐陽朔當時決定帶上賈詡,真是再正確不過了。

“先生請!”

鄭和也是爽快,直接將皮球踢給了賈詡。

賈詡見了,心中苦笑,到底還是義不容辭,沉吟一下,慢慢說道:“夷陵之圍,僅憑遠洋艦隊,怕是難以解除。為今之計,只有另辟蹊徑。”

一上來,賈詡就否決了馳援夷陵的決定。

對此,歐陽朔並不意味。山海城水師的強項是水戰,在守城戰中,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真要馳援夷陵,那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這段時間的相處,歐陽朔也大致摸透賈詡的用計風格。此人用計,看似天馬行空,猶如羚羊掛角,實則有跡可循。

賈詡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擅長將己方的長處,發揮到極致。無論是斬首行動,還是火燒劉備大軍,都是此種思路的體現。

至於說優秀的大局觀,廣闊的戰略視野,毒辣的眼光以及對敵人入木三分的體察,那都是頂級謀士必備的技能。

無論是賈詡,還是已經死去的郭嘉,都是如此。

除此之外,賈詡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理智,非同一般的理智。他的出發點是贏得勝利,至於勝利的過程和代價,是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的。

正是如此,才會被外界誤解為“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