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君王之相(第2/2頁)

捕快,隸屬於內政署下設的提刑司。

二是站班皂隸,類似於今日的法警或公安機關的警衛部門。

皂隸們主要負責隨長官左右,護衛開道。在審判時則站立大堂兩側,維持秩序,押送罪犯,執行刑訊及苔杖刑。

明初規定,這些人著皂色長袍,頭戴四方形帽子,耳邊插一根孔雀毛,或綴上一些黃色流蘇。皂隸之名,由此而來。

據明朝《三才要會》載,此裝原為元朝色目貴族的打扮,朱元璋以此為賤役服裝,以視輕視元朝色目人。

後來皂色改為青色,但稱呼一直未變。

皂隸,隸屬於內政署下設的治安司。

三是壯班民壯,負責把守城門、衙門、重要倉庫、監獄等要害部門,巡邏城鄉街道,類似於現在的武裝警察。

此前,壯班的職責由城防部隊負責,在歐陽朔提出改制後,將其移交給內政署直接管轄。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古代衙役品類齊全,如果運行通暢的話,他們是能肩負起維持城池治安職責的。

問題就出在一點,在古代,衙役與妓女、戲子一樣,被列入卑賤的職業,一般人家都不願意與之通婚。

古代衙役沒有俸祿,只有一點微薄的夥食補貼。

就這樣,還有大把的人,挖空心思地想進入衙役序列。奈,古代衙役都是繼承制的,每一個指標都有定數,父死子繼,概莫能外。

為何衙役卑賤,卻又如此吃香?

無它,只因在具體執行公務時,他們有太多的手段能夠盤剝老百姓,油水充足,根本就不在乎有沒有俸祿拿。

對這樣的缺陷,歐陽朔有清醒的認知。

因此,自打領地組建治安司以來,衙役基本上都是由軍士轉職過來的。他們素質過硬,拿著跟基礎辦事員一樣的俸祿。

如此,才最大限度地杜絕了衙役的“胡作非為”。

……

此前歐陽朔已經下令,對衙役隊伍進行過一次擴編。現在看來,諸位城守大人對異人還是有些憂心,心中充滿戒備。

這一點,究其源頭,還跟歐陽朔對玩家防範的態度有關。

說起來,倒還真不能怨別人。

“山海城晉升,人口猛增,衙役隊伍也要跟著擴大。”歐陽朔緩和一下語氣,對杜如晦說道:“軍務總署合計一下,看能不能直接將廉州郡警備師團裁撤了,整個廉州盆地的防務,包括木蘭要塞在內,悉數交由城衛軍團負責。”

“問題應該不大。”杜如晦點頭。

現在的城衛軍團可是滿編的五個師團,又在頑石城歷練,戰力非凡。鎮守廉州盆地,杜如晦還是有信心的。

“那就好。”歐陽朔點頭,他就喜歡杜如晦的幹脆,“廉州郡警備師團,一萬三千余名官兵,此番悉數轉職為衙役,並入山海城內政署。”

“怎麽樣,現在有信心了嗎?”歐陽朔看著一直惴惴不安的臧文仲。

“謝君侯恩典!”

臧文仲也不知該如何說了,只是一個勁地點頭。

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實際上,山海城的開放,是歐陽朔一早就在謀劃之事。

只是缺少一個契機。

山海城的再次晉級,就是一個契機。

保守估計,此番引入的玩家,不下四十萬。

雖然說這樣做,不可避免地會將各領地的密探,各路牛鬼蛇神,都“招”到山海城,讓這座城池生出更多的實非和變數。

但是真正願意來山海城定居的,還是以平民玩家為主。歐陽朔可是中國區平民玩家代表,不知有多少玩家做夢都想到山海城定居。

只是山海城的審查太嚴格了,幾乎不對外開放。

目前在山海城定居的,主要有兩類人。一類就是【落月會】成員,他們都是招來的生活職業玩家。

第二類,就是科學家團隊和高級知識分子,包括他們的親屬。

下一步,山海城就得對平民玩家開放了。

盛唐時期,長安城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沒理由說到了山海城,連接納玩家的勇氣和信心都沒有。

如此,一座更加開放、包容的山海城,正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