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2/2頁)

四大署升格,名字變更,其主官的官職,卻是維持不變,依然叫署長。

歐陽朔倒是想過,要以“大臣”稱之。

無奈的是,南疆都護府雖然擁有開府建牙之權,卻是無法任命大臣。

私下裏,蕭何等人稱臣,已是有些越界。在正式的官職上,歐陽朔自然不敢真正地踩過線,授人以口舌。

唯有立國之後,才能真正地設立諸臣工。

其二,擴容四大署。

消滅太平天國之後,領地據有七郡之地。

南疆都護府此前四大署十七司的架構,已是不足以維系領地的治理。

以行政總署下設的考功司為例。

按照歐陽朔最初的設想,考功司是負責掌管領地吏治的核心部門。實際上呢,考功司只負責掌管領地官吏的績效考核,跟真正的吏治,還相去甚遠。

歐陽朔前番整頓領地吏治,不得不直接出動更高一級的行政署長。

便是如此了。

如果對考功司進行擴容,就無此憂慮。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科教文衛署。歐陽朔要推行領地基礎公共服務變革,文教司擔當不起,只能臨時對文教司進行一次升格。

類似的政務問題,還有許多。

因此,擴容四大署,就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