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禁衛軍團(第2/2頁)

被俘之時,李秀成等人都做好了英勇就義的準備。

但是,隨著天王駕崩,天京城投降,太平天國徹底成為歷史。他們心中,突然變得空落落的,一下就沒了追求。

要說就義吧,突然就顯得很傻。

畢竟,他們為之效忠的主君和王朝,都已不復存在。

而隨著石達開離開,楊秀清歸順,並且順利出任雷州郡郡守。四位太平軍將領,就更加的無所適從。

要知道,石楊二人,可是太平軍將領中的兩位標志性人物。他們二人,顯然都沒有表現出對山海城的敵意。

否則的話,石達開也不會輕易地交出兵權,退出那一場角逐。

除此之外,被俘期間,四人並未受到虐待,反而山海城對他們禮遇有加。唯一沖擊他們的,估計就是自山海城口中,了解到歷史上太平天國的一幕。

這一下對李秀成等人,可謂打擊巨大。

歷史上太平天國的悲慘遭遇,以及他們個人的遭遇,無疑將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仰,瞬間崩塌。

跟潯州郡的百姓不同,這些百姓是在荒野中,才接觸到拜上帝教的,還沒有機會,出擊到教派黑暗、落後以及愚昧的一面。

因此,兩郡的百姓,至今依然感念天王洪秀全。

李秀成他們,是隨洪秀全一起現身荒野的。蓋亞給他們灌輸的思想,是追隨此人,在荒野闖出一片天地,為廣大百姓謀福祉。

因此,得知歷史的真相,李秀成他們才會難以接受。

正是這一點一滴的信息,讓李秀成等人,對於山海城的抗拒心理,越來越弱。但是真要他們效忠山海城,似乎又缺了點什麽。

等到歐陽朔經過木蘭要塞,表示要將四人帶回山海城時,他們並沒有拒絕。同樣的,歐陽朔也沒有將他們當做俘虜對待。

他們就像是軍中的普通將領一樣,出入自由。

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具體的職務。

正是這個機會,讓李秀成等人,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山海城的軍隊。

這一觀察,自然是高下立判。

自木蘭要塞出發,他們一路穿過木蘭府和神眷府,兩府之地的民生,又一次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震撼。

發達的商業,高效的衙門,富足的百姓,完善的福利體系……

無論哪一點,都在沖擊著他們本已脆弱的神經。

似乎,山海城,才是天王所描繪、向往的理想世界一般。

這種感覺,真的很詭異。

他們所一心要實現的抱負,竟然在敵人的地盤,早已實現。

等到趕到山海城,其帶來的震撼,就更加的無以復加。

巍峨雄峻的城池,合理的城市規劃,更加發達的商業,更加富足的百姓,更加高效的衙門,更加雍容的氣度……

無不在顯示,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無處不充斥著底蘊的城池。

相比起來,天京城就顯得有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等到進入王城,李秀成等人,竟是有些迷戀起這座雄偉壯闊的城池來。

因此,對於歐陽朔的接見,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

讓李秀成等人感到意外的是,歐陽朔並不打算讓他們直接歸隊。

歐陽朔的意思,是將李秀成四人,全部放到陸軍講武堂,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深造。三個月之後,軍隊也該基本整編完畢,正好赴任。

李秀成四位太平軍將領,其個人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好。否則的話,歷史上他們也不會出身草莽,卻一一成長為當世大將。

他們唯一欠缺的,怕就是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進入陸軍講武堂,無疑就是在幫他們補齊短板。

除了四位太平軍降將,軍務署還將在全軍將領中,挑選一千位隊正,三百名營正,五十位旅帥,甚至包括五位師團長,到陸軍講武堂深造。

歐陽朔正是要借此機會,提升軍隊的將領水平。

這還只是第一批,三個月之後,還將有第二批將領,被送到陸軍講武堂深造。半年之後,爭取將全軍的將領,都輪訓一遍。

顯然,歐陽朔已經接受姜尚提出的蟄伏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