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諸子齊聚(第2/2頁)

只有楊朱擡頭,看了葛道長一眼,道:“我等此番前來,一則拜謁太公,二則借閱藏書樓,並不參與此番辯論。”

葛道長聞言,神情了然。

就說嘛,以老莊的個性,斷不會參合此事。說起來,儒家的孔子,可還是老子的半個學生。

……

次日,儒家的荀子,帶著一眾儒家門徒,趕到山海城。

歐陽朔安排行政署長範仲淹,出面招待儒家之士。他正是想借著範仲淹的口,向天下儒生傳遞一個信號。

山海城兼容並蓄,不限於某一家一派。

除了儒法兩家,其他各家,也都陸續有人趕來。他們來山海城的目的,跟老子、莊子等人類似。

除了參加爭鳴大會,最主要的還是拜謁太公,借閱藏書樓。

按理說,藏書樓現身山海城久矣,為何此前不來?

這就不得不提,各家各派心中的小九九。

試想,如果不是爭鳴大會,其他時候來山海城借閱藏書樓,勢必要應付歐陽朔這位難纏的領主。

諸子百家之中,不是誰,都願進駐山海城的。

因此,為了怕麻煩,各家各派也只能忍著,憋著。直到山海城召開爭鳴大會,在光明正大地一窩蜂地趕來。

這個時候,歐陽朔可沒臉見一家,糾纏一家。

不得不說,都是人精啊。

來訪的諸子,有跟申不害和慎到一樣,光明正大的。也有跟老莊一樣,偷偷摸摸地就來了,也不通知東道主。

比如墨子。

墨子來到山海城,沒有驚動任何人,下榻之地,也不是山海城特意準備的聚賢樓,或者是城中的客棧。

墨子下榻之處,不過是城中一處不起眼的木工坊。

木工坊的主人,正是墨家之士。

相比其他幾家,墨家之士早就滲透進各大領地。只因墨家成員大多來自社會下層,兼且組織嚴密,故而有此便利。

墨家之徒,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家的領袖,稱“巨子”。

百家當中,恐怕只有墨家,早已將觸須伸到諸玩家領地當中。

想想,實在是可怕。

對報上名來的諸子,南疆都護府都會安排專人接待,比如農家的許行。許行是一位中年人,長長的胡須,衣著樸素,就像一位地道的農民。

農家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歐陽朔特意安排農業司長孫巖農,專程陪同許行,到藏書樓閱覽農業典籍。

其中的一部著作,不得不提,那就是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

見此著作,許行真是喜出望外。

除了閱覽典籍,孫巖農還領著許行,到城郊去參觀。

巨鹿之戰期間,歐陽朔在戰役商城,兌換了《古代農具制造技術手冊》。戰役一結束,他就將《手冊》交給農業司。

得此《手冊》,孫巖農自然是如獲至寶,立即安排人建設專門的農具作坊,研究制作各類農具,力爭早日將各類農具推廣至整個領地。

孫巖農帶許行參觀的重點,就是建在城郊的這個農具作坊。

一路參觀下來,許行是驚喜一個接著一個。對他這樣的人而言,再沒有比這些更吸引人的了。

除了農具,山海城在農作物的培育上,可也是驚喜不斷。不要忘了,西南大學堂,可是有數位現代農業專家。

當天,許行就決定在山海城定居。

歐陽朔得到消息,當即拍板,在西南大學堂設立農學院,作為農家的道場,聘請許行擔任農學院的院長。

領地的幾位農業專家,也被抽調到農學院。

短短數日,農學院就正式組建完畢。

第一批學員,正是各府縣推薦上來的農業司基層官吏。

開學當天,歐陽朔就收到系統公告。

“系統公告:農家代表人物——許行在山海領出仕,執掌農學院,廣收門徒,同時滿足學派入駐的三個條件,諸子百家之農家正式入駐山海城。”

……

“系統公告:諸子百家之農家正式入駐山海城,特賜山海城【農家聖地】稱號,以資獎勵,恭喜玩家豈曰無衣!”

……

公告一出,諸領主只有嫉妒。

誰不知道,山海城即將舉辦的爭鳴大會。

沒想到,大會還沒開場,山海城就先下一城,拿下農家。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