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爭鳴大會(第2/2頁)

歐陽朔心中一定,知道太公是對爭鳴大會真的上心了,否則不會如此。

“第一道程序:閱覽。百家諸子,要辯論,自然就要先了解其他學派的主張。因此,必須在藏書樓,閱覽十天以上方可參賽。”

“可以。”

歐陽朔想都沒想,就點頭同意,這不就是在變相提升山海城的吸引力嘛!

“第二道程序:宣講。各家學派,在百家講壇,闡述自家的主張。與爭鳴大辯論,宣講環節,只能講,不允許辯論。”

歐陽朔聞言,敬佩地看了太公一眼。不愧是老狐狸,到底功力深厚啊,看似簡單的設計,實在飽含深意。

有此兩道程序,一些爭論就能於無形之中消解,再不需要辯論。

兼聽則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想到這裏,歐陽朔起身,向太公恭敬地行了一禮:“有勞太公!”

姜尚微微一笑,滿意地捋了捋胡須,道:“孺子可教也。”

歐陽朔心中一突,不動聲色地起身告辭。

……

得到姜尚的首肯,爭鳴大會的籌備工作正式啟動。

牽頭之人,正是蕭何。

蕭何深知,爭鳴大會,意義非同尋常。

君侯將此事交給他,正是對他最大的認可。

次日,蕭何就以山海城的名義,在九大王城廣發英雄帖。

英雄帖中,將姜尚的名頭搬了出來,就連姜尚設計的三道程序,都寫的一清二楚。

顯然,蕭何領會了姜尚在此次大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雄帖用的是山海城的名義,而不是南疆都護府,蕭何是有考量的。

南疆都護府,隱隱有割據一方的意思,難免引起某些人的反感。倒是山海城,一座城池,不帶任何的屬性,才是最包容,最合適的。

僅從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體現出蕭何的政治智慧。

除了散發英雄帖,蕭何還計劃在西南大學堂,建設一座館閣,以供來參會的諸子或者士子休息或者交流。

館閣的名字,就叫聚賢樓。

唯有領會歐陽朔的深意,才能想出這樣的名字。

此次舉辦爭鳴大會,歐陽朔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真實目的,正是接著大會,為山海城招攬人才。

如果能夠借機,拉攏兩三家學派進駐山海城,就再好不過。

整個中國區,除了山海城,再沒有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

英雄帖一經發出,就引起陣陣議論之聲。

玩家統一的認識,就是廉州侯又要放大招了。

剛剛在巨鹿之戰出盡風頭,廉州侯又不消停,在主地圖引起驚天駭浪。前者是武,否則是文,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普通玩家,對此也只能仰望。

山海城的對手,再如何的不滿,也只能說說酸話,無法阻擋。誰叫他們的領地,既沒有百家宗師,也沒有藏書樓,甚至是諸子百家的一家都沒有呢?

更熱鬧的,其實還是一個看不見的圈子。

……

襄陽城,一座不起眼的小院。

一位年輕的士子拿著英雄帖,推門而入。

小院中,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正捧著一卷古冊,看得津津有味。

“老師!”

士子來到老者跟前,將英雄帖恭敬地遞過去。

老者結果英雄帖,笑著說道:“好啊,正想去仰慕太公的風采。”

“那?”

“收拾收拾,一路遊歷過去吧!”

“諾!”

……

泉州城,郊外的一處農場。

一位打扮樸素的中年人,看向手中的英雄帖,神情復雜。

……

建鄴城,一處宅院。

一位冷峻的中年人,喃喃自語:“嘿,儒家嗎?也該做個了斷了。”

不遠處的案頭,正放著一張英雄帖。

……

鹹陽城。

一位老者,放下書卷,微微一笑。

“儒法之爭,爭鳴大會,有趣,有趣。”

……

成都,郊外的一處水塘。

同樣是一位老者,正在垂釣。不遠處的草地上,正放著一張英雄帖。

……

短短數日之間,山海城發出去的英雄帖,就以一種隱秘的方式,送到百家諸子的手中。

各大王城的士子,更是議論紛紛。

如此盛會,豈能錯過?

有結伴同樣的,有孤身上路的。

有抱著學習態度的,也有抱著爭強好勝念頭的,不一而足。

一張小小的英雄帖,不知道牽動了多少人的心思。

山海城,注定要成為魚龍混雜之地,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