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活捉範增(第2/2頁)

呵,不用再想了。

英布一回來,就趕到項羽帳外請罪。

可惜,他連大帳都沒能進去。

暴怒的項羽,差點沒將英布一劍給哢嚓咯。

無奈,英布只能跪在賬外。

當天夜裏,項羽召集各路諸侯議事。

各諸侯見到跪在帳外的英布,個個目不斜視。

有同情的,也有幸災樂禍的。

所有人都清楚,形勢對義軍是何等的不利。

範增的運糧隊伍,不日就將抵達巨鹿。安陽城一旦被占領,等若斷了義軍運糧的路線。

如此情況,實在是讓人絕望。

大帳內,項羽臉色陰沉,環視一圈,咬牙切齒地說道:“就算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下安陽城。”

“諾!”

各路諸侯心裏都清楚,此刻已經陷入絕境,唯有背水一戰。

可惜,白起是不會給義軍機會的。

次日,還沒等項羽行動起來,棘原城內的秦軍已是傾巢而出。大軍在城外擺開陣勢,對義軍虎視眈眈。

秦軍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拖住義軍。

義軍膽敢去攻打安陽城,就要面臨上百萬大軍的追擊。

要知道,安陽城可是有十幾萬大軍駐守,要拿下安陽城,至少要派遣兩三倍的軍隊,也就是二三十萬的大軍。

義軍在兵力上本就不占優勢,一旦抽調走二十萬大軍,如何扛得住棘原城秦軍的攻擊?

想想,都讓人絕望。

一時之間,義軍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各路諸侯又是緊急措施,商議對策。

這個時候,項羽已經無法一言而斷兵事。

派遣英布軍攻打安陽城,可是項羽的決策。在這件事情上,項羽顯然是犯錯了的,對秦軍過於輕視,以至於潰敗。

英布在項羽帳外跪了一晚上,都沒能見到項羽一面。

明眼人心裏都清楚,項羽才是真正的責任人,只是沒人敢說罷了。可憐的英布,不過是成了替罪羊。

義軍內部,暗生踟躕。

時間不等人。

就在義軍搖擺不定的時候,十萬王離軍主力已經抵達安陽城。

同一時間,禁衛師團按照白起的布置,悄悄離開安陽城,再次東進,兵鋒直指範增率領的運糧隊。

範增得到的消息,是秦軍被困在棘原城,他哪裏想到,會在半道遇到秦軍的攔截。面對禁衛師團,運糧隊只有乖乖投降的份。

楚軍辛苦籌集到的糧草,反倒成了秦軍的囊中之物,悉數被運到安陽城。就連項羽的謀士範增,都成了禁衛師團的俘虜。

對於範增,歐陽朔並不如何看好。

跟謀聖張良相比,範增作為項羽帳下的第一謀士,未免黯然失色。

範增不僅在政治遠見上,跟張良相去甚遠,在說服君主的藝術上,更是相形見絀。有人說,是項羽的剛愎自用,才導致範增的計謀無法實施。

實際上呢?

作為一名頂級的謀士,如果不能根據君主的性格,以一種合適的方式,說服君主接受你的計謀,本身就是一種失敗。

範增喜歡倚老賣老,好奇計,卻不考慮主君項羽的性格。兩人碰撞在一起,自然就引起項羽的厭惡。

因此,範增是有智慧的,這並不假,但卻不是一位合格的謀士。

真正合格的謀士,就不會提議立“楚王”,對項羽形成頗多掣肘,最後還讓項羽背上一個“弑君”的罪名。

真正合格的謀士,就不會讓韓信在項羽帳下得不到重用。

真正合格的謀士,在鴻門宴上,就不會搞那些彎彎繞繞,而是應該直接殺死劉邦,造成既成事實,項羽又會怎樣呢?

真正合格的謀士,在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時候,就不會毫無察覺,沒有去提醒主君項羽。

真正合格的謀士,不會在冠上“亞父”之名後,還讓項羽厭棄。

望著堂下的老頭,歐陽朔神情不定。

白樺開口說道:“無衣,你可想將此人收歸帳下?”

範增是禁衛師團虜來的,自然由歐陽朔處置。

歐陽朔搖頭。

“怎麽?你不要啊?不要給我好咯。”

白樺聞言,順杆子往上爬。

“想得美。”

範增可不是大白菜,歐陽朔自然不會輕易放手。

“那你是個什麽想法啊?”

白樺無語。

範增在堂下,羞憤難當。他沒想到,自己竟然這麽不受待見。

“此人有大用。不要忘了,項羽帳下可是有一位神將。你想想,如果用範增去交換那位神將,項羽會不會答應?”

白樺聞言,給了歐陽朔一記衛生眼,“無衣,你太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