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法家聖地(第2/2頁)

田文鏡還想說什麽,歐陽朔已是擺了擺手,道:“到府衙敘話吧!”

崖山城嚴格來講,是冰兒的領地。

因此,按照歐陽朔的指示,在領主府之外,又單獨修建了一座府衙,以為行政辦公之地。

至於領主府,暫時就由孫小月住著。

隨著虎賁軍團進駐崖州,開始對外圍的土著和流寇進行掃蕩。一方面是清除隱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冰兒的爵位。

經過一段時間的掃蕩,積累的功勛值,已經讓冰兒的爵位,順利晉升為一等子爵,距離三等伯爵,也是咫尺之間。

因此,嚴格來講,崖山城還只是一座三級鄉鎮,每天只能刷新七十五名流民,對偌大的崖山城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

下一步,待冰兒的爵位晉升為三等伯爵,崖山城自然就能順利晉升為一級縣城,等到那時,每天可以刷新三百名流民,就非常可觀了。

至於晉升縣城時的流寇攻城,有虎賁軍團坐鎮,實在沒什麽好擔心的。

府衙,議事廳。

柏南浦開始詳細匯報崖山城的建設情況,歐陽朔和田文鏡都聽得很認真。

其一,政務機構。柏南浦按照領地的統一規劃,已經將府衙的框架搭建完畢,基本上都是從山海城抽調過來的官吏。

其中也有一少部分,是從刷新出來的流民中招募的。

不要忘了,崖山城的建村令牌同樣是黃金級的,時不時地還是能刷新一些可堪一用的人才。其中的一兩位,才幹不在柏南浦之下。

對崖山城的人事任免,歐陽朔就不再幹預,由田文鏡把關。

其二,工程建設。

南山港已經竣工,來往南山港和北海港的商船,絡繹不絕。經過三次移民,兩個港口之間的航道,已經固定下來,極為安全,不再需要艦隊護航。

再者說,北海灣艦隊第一編隊,最近也在大力清剿北海灣的海盜。

未來的海上商道,只會越來越安全。

一些泉州的商人,甚至已經在設想,能夠從泉州港直接連通南山港。

當然,這只是一種設想,這片海域,可是海盜遍布,沒有水師打前站,即便商人再瘋狂,也不敢吃這第一口的螃蟹。

崖山城的內城建設,也已經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外城建設。

按照城池規劃,無論是各大商會的商鋪和作坊,還是【一絲縷】的商鋪和作坊,全部建在外城的商業區。

因此,此刻的外城倒比內城還要熱鬧。

其三,產業規劃。

十裏灘塗的第一期鹽田已經開墾完畢,開始出產海鹽,每月可獲利八千余金幣,也是崖山城目前最大的一筆經濟來源。

崖山城外,已經開墾出上百萬畝的農田,用於種植水稻。水稻的春播,也早已完成,長勢良好。

諸如甘蔗園、橡膠園、菠蘿園、茶園等各類莊園以及養豬場等各類農場,穿插在農田阡陌之間,別有生趣。

這些莊園和農場,限於人口壓力,基本上都是由商會和【一絲縷】自主經營,崖山城只按例收取土地租賃費用以及農業稅和商業稅。

吸引商會的,可不僅僅是五指山中的資源。

各大莊園和農場,也是一個個聚寶盆。崖州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環境,實在是太適合種植甘蔗、橡膠以及菠蘿等作物。

其四,領地防衛。

虎賁軍團屬於野戰軍序列,並未在崖山城駐紮,而是在城北十裏處,立下大營,作為軍團的大本營。

顯然,在孫臏眼中,北面的土著,才是領地最大的威脅。

崖山城內,受限於人口,僅僅組建了一個城防營,主要就是負責城池的日常巡邏和調解糾紛。

跟山海城不同,崖山城魚龍混雜,玩家眾多,時不時地就會爆發沖突。

聽完柏南浦的匯報,歐陽朔滿意地點了點頭。崖山城的發展,已經比他預料的要好上許多。

田文鏡自然也是非常滿意,有如此根基,他就更有信心,將崖山城建設成為除山海城之外,領地的第二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