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塵埃落定(第2/2頁)

……

戰後,軍務署就陷入空前忙碌的狀態。

首要一條,就是對軍隊的整編。

此役,四大野戰師團,再加上城衛師團,總計減員12000余人。損失最慘重的,就是城衛師團和第三師團,都打了一場硬仗。

戰俘方面,孛日帖赤那部投降3000余人,草原聯軍還剩下28000余人,春申君部投降8000余人,斷刃縣城衛師團投降7000余人,盟軍東路軍投降20000余人,總計66000余人,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

第一步,就是從俘虜中抽調兵員,補充各師團的戰損。填補空缺之後,還剩下54000余名戰俘等待整編,相當於四個師團。

因為戰俘數量過於龐大,歐陽朔親自指示軍務署,盡可能地剔除掉一些傷員或者不合格的士卒,安排他們退役。

裁汰的主要目標,就放在草原騎兵和斷刃縣城衛師團。前者一些騎兵,是通過戰爭動員令臨時征召的,全部解散;後者參差不齊,也是重點裁撤目標。

至於盟軍,基本上都是精銳部隊,除了傷員和一些死忠,基本保留。

軍務署的任務,是從戰俘中,整編出三個野戰師團以及兩個城衛旅。包括此前一直遊離在體系之外的騎兵獨立旅,也在整編範圍。

最後剩下的戰俘,則全部編入預備役。

具體的人事調整和軍隊架構調整,則要等到歐陽朔回來後,拍板決定。

除了整編軍隊,軍務署還有戰後撫恤,後勤調動等等繁瑣的工作。

當然,還有穩定草原局勢。

盟軍東路軍投降之後,白起當即下令第二師團,即刻趕赴草原,協助第四師團,徹底穩住草原局勢。

此前,穆桂英已經率領第四師團,直接突入神眷湖。在天訖部落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將天訖部落一幹貴族和王族,一網打盡。

第二師團的任務,就是將七個中型部落的貴族,全部收押到神眷湖,等待歐陽朔回來之後,再行統一處置。

事實上,當草原聯軍戰敗的消息,傳到草原,各部已是心如死灰。戰爭動員令,幾乎榨幹了草原各部的戰爭潛力,再想組織大軍,已是不能。

還沒等他們動什麽小心思,第二師團已是強勢來襲。

這才叫做,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各部貴族也只能乖乖就範,否則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最後一條,就是對北海艦隊的安排。

廉州之戰,北海艦隊打了一次結結實實的醬油,基本沒有出場的機會。

戰後,艦隊就將押送第二批移民,前往崖州。

第二批移民以工匠居多,尤其是石匠、泥瓦匠和木匠。除此之外,艦隊還攜帶了大量的糧食以及便於長期儲藏的蔬菜瓜果。

白起曾請示歐陽朔,要不要安排一支大軍,隨艦隊一起支援崖州。

歐陽朔想了想,還是拒絕了此安排。對於軍隊,他有全盤考量,必須等到他回到山海城之後,再行統一安排。

除了軍務,歐陽朔對戰後廉州郡的政治版圖,也有安排。

設立斷刃府,斷刃縣更名為斷刃城,以為治所。宜水縣和固山縣,順勢劃入斷刃府轄區。

緊接著,歐陽朔宣布兩條人事任免:宜水縣令周海辰,右遷斷刃府知府;趙得旺接替周海辰,出任宜水縣令。

兩人不必等歐陽朔的任命,即刻上任。

擺在周海辰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需要他在短時間內,安撫轄區民心,恢復生產,同時規劃斷刃府下一步的發展大計。

執掌斷刃府,是對周海辰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周海辰在斷刃府的表現,將決定在領地未來的版圖中,他還能不能更進一步。

天風城的城墻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這其中,趙得旺居功至偉。歐陽朔自然不會虧待這位舊部,將他安置在潛力巨大的宜水縣。

限於資質和閱歷,趙得旺的仕途,大體也就到此為止。

而關於草原的規劃,則要等歐陽朔回來之後,再行布置。

就這樣,歐陽朔通過木蘭月遞話,基本上將戰後廉州郡的軍政大事,安排妥當。剩下的,就由四大署,具體負責執行。

安置妥當之後,歐陽朔將目光,重新投到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