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2頁)

“末將也有疑問。”趙四虎跟著發聲,他主要是從戰爭防禦的角度分析:“且不說外城會遭到破壞。退守內城,等於將軍隊一分為三,草原聯軍全部都是騎兵,他們完全可以切斷三座內城之間的聯絡,讓我們各自為戰。”

白起沒有受到魏冉和趙四虎的影響,看向杜如晦:“杜署長想必還有其他意圖?”他雖然跟杜如晦才共事短短一個月,對杜如晦卻是佩服的緊。此人深謀遠慮,果決能斷。魏冉和趙四虎提出的問題,杜如晦不可能沒有想到。

白起話音剛落,趙四虎臉色一紅,心中羞愧。他還是太孟浪了,急於表現自己,卻沒有思考杜如晦話中的深意。

魏冉倒是神情自若,外城是他的心血,不容有任何閃失。

杜如晦看了趙四虎一眼,眼神中帶著一絲鼓勵和安慰,接著說道:“退守內城,不代表放棄外城。放棄外城墻,也不代表放棄外部防禦工事。正如趙將軍所言,敵軍是騎兵,善於野戰,而不擅長攻城。”

“外城,正可作為防禦敵軍的前沿陣地。至於經濟損失?”說到這裏,杜如晦面無表情,道:“這是戰爭,我們又是防守方,受損再所難免。且不說外城,就是內城,也要跟著遭殃。這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要想取得最終的勝利,我們就要做好打持久戰和付出巨大犧牲的心裏準備。”

杜如晦不愧是決絕之人,心腸也夠硬。

魏冉心中一苦,正想出言反駁。想了想,又坐回原位,沉默不語。

白起見此,心中一松,他就怕魏冉再糾纏下去。領地軍政分離,豈是兒戲!杜如晦作為軍務署長,戰爭時期,擁有絕對的權威。

他召集魏冉參會,不過是一些軍事行動,需要山海城的配合。至於影響軍隊決策?作為知府,就有些逾越了。

領地內,能夠同時影響軍政的,唯有君侯一人。

好在魏冉沒有讓他難做。外界的傳聞,白起又怎麽會沒有耳聞。

傳聞,說他們翁婿二人,一人把持軍隊,一人控制郡城。現在君侯又不在,領地還不是他們翁婿二人說了算。

白起雖然並無此心,也不得不注意一二。

魏冉也是只老狐狸,白起能聽到的流言,他更是門兒清。正是有此考慮,他才突然放棄跟杜如晦爭辯。

至於山海城的損失,就只能由他來做工作了。

“請杜署長放心,行政署和內政署會做好百姓的安撫工作。”範仲淹代表文官集團表態,支持軍方的決策。

杜如晦點點頭。

接下來,就是商議軍隊調動的事情。僅憑第二師團和城衛師團,守住問題不大,可要擊退,甚至是擊潰敵軍,就顯得力有不逮。

君侯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白起揣測,君侯是想借此一戰,徹底平定廉州盆地,為領地的對外擴張,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就必須抽調其他師團,增援山海城。

第三師團不用說,被斷刃縣牽制,暫時無法抽身。第一師團肯定要調動,西部的防禦,可以暫時移交給各城防部隊。

問題的關鍵,是要不要調動第四師團。

第四師團的組建,一直是山海城的秘密。無論是草原的探子,還是斷刃縣的密探,絕無可能知道第四師團的存在。

他們只知道,木蘭城擁有一支規模較大的城防部隊。因此,草原聯軍安排了八千大軍監視木蘭城。

第四師團已經基本完成換裝,戰鬥力提升了一個档次。草原大軍對木蘭城的守衛力量,還停留在城衛旅時期。

這,就是最大的變數。

跟杜如晦簡單商議之後,白起決定打好這張牌,暫時不調動第四師團,讓第四師團暫時按兵不動。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北海艦隊要不要參戰。

從崖州返回的北海艦隊,因為造船廠建造的樓船還沒有交付,第二次遠征暫時被壓後,停留在北海城。

“北海艦隊隨時待命吧,以防萬一。”杜如晦是果決,但不代表他不謹慎。這樣的戰爭,多一份力量,就是多一份保障。

“我同意!”白起表態支持,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