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白起整軍(第2/2頁)

盛會之後,歐陽朔的目光開始轉向任務4【軍團試煉】。

【軍團試煉】需要一個師團通過軍團試煉,山海縣目前只有一個師團,按理來說,沒什麽好猶豫的,直接安排第一師團試煉就是。

問題是,歐陽朔在詳細查看完系統關於軍團試煉的設定後,猶豫了。

按照系統設定,師團及以上部隊,可以進行軍團試煉,試煉成功之後,獲得專屬軍團特長,授予軍旗。

問題的關鍵是,通過試煉後,該師團參加試煉的士卒,除了陣亡補充新兵,不能進行大規模的調動,否則的話,獲取的特長自動失效。

這樣的設定,是為了防止有些領主鉆空子,利用領地的精銳部隊作弊,幫助其他師團完成試煉。

山海縣設立第一師團,不過是權宜之計。第一師團分散在城西、城北、城東三座大營,互不統屬,未來是肯定要拆分的。

【軍團試煉】任務,讓歐陽朔不得不提前進行軍隊整編。他將這項任務,交給白起,由白起全權負責,軍務署長葛洪亮從旁協助。

白起的職務,仍然懸而未決,歐陽朔只是安置一個總領軍務的臨時職銜,相當於戰時的全軍統帥,授權白起全權領導山海縣大軍。

自來到山海縣後,白起除了呆在西郊新兵營,已是跑遍城西、城北以及城東三座大營,將山海縣的軍隊,整個地視察了一遍。

經過一周的實地考察和醞釀,白起終於拿出他的軍隊調整方案。

侯府書房,只有歐陽朔、白起以及葛洪亮三人,顯示此次會議級別之高。

白起沒有直接拋出軍隊調整方案,而是先闡述他發現的問題:“經過考察,我發現,山海縣軍隊存在幾個主要問題:

其一,兵種搭配不均衡,騎兵多而步兵少。第一師團,包括禁衛旅和獨立旅在內,七個旅中就有五個騎兵旅,還不包括第一旅以及第三旅配置的輕騎兵營。騎兵,占據七至八成。

其二,不重視偵查和後勤。不僅各旅沒有配置專門的偵查斥候以及火頭軍,就連第一師團都沒有這樣的編制,實在是匪夷所思。

軍情司承擔的是站前的軍情偵查,戰時的偵查,應該由參戰部隊來完成。軍糧丸也不能完全替代糧草的作用,火頭軍有其存在的必要。

其三,輕重混雜,步騎混編嚴重。以駐守在城西大營的第一旅和第四旅為例,既有行軍極其緩慢的山蠻重裝步兵,又有以速度見長的輕騎兵。如此一來,整體的行軍速度,完全被山蠻重裝步兵拖累,輕騎兵的優勢被埋沒。

其四,兵種稀少。整個師團,只有輕重騎兵、刀盾兵、長矛手以及弓箭手幾類兵種,弩手、長槍兵、劍盾兵等兵種絕跡。”

白起的一番分析,讓歐陽朔羞愧難當。原本他還對自己的軍隊整編極為得意,現在看來,簡直是漏洞百出,狗屁不通。

歐陽朔鄭重起身,朝白起行了一禮:“還請將軍賜教!”

葛洪亮也是面紅耳赤,作為軍務署長,卻沒有盡到輔助君侯,完善軍隊架構的義務,實在是不稱職。

也怪不得葛洪亮,他此前在官軍中,最高也不過是一個旅的參謀,如何經手過如此龐大的軍隊,見識到底有限。

除了葛洪亮,就是三員歷史武將有能力提醒歐陽朔。

史萬歲算是三員大將當中,軍事素養較高的一位,但是以他的秉性,即使意識到可能不妥,也不會去深想,只要能夠打仗,管這些做什麽。

惡來就更不用說,出身於商朝,軍事理論都還只是處於萌芽狀態,他又是一員猛將,如何懂這些勞什子。

羅士信又剛加入軍中不久,資歷尚淺,自不會妄言。

如此一來,就造就眼前的這種局面,完全由歐陽朔這位門外漢,按照自己的理解,一步步整編軍隊,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仔細想想,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直到白起的到來,山海縣大軍脆弱的一面,才徹底暴露出來。

歐陽朔不禁心中慶幸,慶幸在山海縣再次擴軍之前,在軍隊還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之前,白起來到山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