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牧野之戰(六)(第2/2頁)

雖然最後中了埋伏,被迫退出戰役,但是戰役貢獻榜上,他們每個人的貢獻值都超過10000點,這就非常刺眼。

春申君作為異人代表,吃相未免太難看。因此,他們的死,沒有得到任何的同情,有的只是幸災樂禍以及不齒。

唯一躲過一劫的帝塵,這個時候站了出來,試圖接替春申君,整編一眾領主的部隊。很可惜,領主們並不買他的賬。

領主們想,你帝塵是沒有去,可是你的部隊去了,收割貢獻值也有你的一份。現在的邯鄲縣,只剩下五百步兵,憑什麽指揮我們。

帝塵也是孤掌難鳴,無奈之下,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好在還是有些識大體的領主,深知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團結一致。否則的話,很有可能被商朝陣營的玩家翻盤。

這一批玩家,自然不會接受帝塵的領導,而是自行結成聯盟。

王帳當中,周武王氣急敗壞:“丞相,如今的局面,該如何是好?要不要再派遣軍隊,前去破壞對方的壕溝。”

姜尚道還是鎮定如常,“大王不必如此著急,這不過是一場小敗,折損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異人軍團,影響不了大局。”等周武王的情緒平復下來之後,接著說道:“至於再次派兵襲擾,恐怕已經行不通,對方肯定早有防備。為今之計,只有以靜制動,等到各路諸侯全部到齊,就立即兵發牧野,決一死戰。”

姜尚的計策,就是以堂堂正正之師,從正面擊潰商朝軍隊。因為從微子傳來的情報看,現在的朝歌城內,只有不到兩萬的正規軍,實力相差懸殊。如果姜尚知道,朝歌城內,正有十萬弩手在接受緊急訓練,不知會作何感想。

姬發到底還是有些本事,鎮定下來之後,說:“丞相,要不要派人聯絡微子,看看朝歌城內,到底發生什麽變故,究竟得到哪位能人相助。”

姜尚自然是沒有異議。

……

相比周朝陣營的一盤散沙,商朝陣營卻是變得更加團結。歐陽朔用實際行動,證明他有能力帶領大家取得勝利。

春申君的吃獨食行為,更反襯出歐陽朔的公正無私。兩千頑固分子,終於妥協,同意接受山海盟的整編。至此,山海盟徹底掌控住商朝陣營的局勢。

歐陽朔借此,提升自己在領主群體當中的影響力,初步樹立起威信以及良好的信譽。這一點非常關鍵,只要歐陽朔能夠持之以恒,那麽以後的戰役,就不用他再多費口舌,去一一說服各位領主,他們會自動團結在山海盟周圍,接受山海盟的整編。

商王帝辛聽完歐陽朔的匯報,為戰死的宿衛軍痛惜的同時,也對歐陽朔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感到高興,對歐陽朔更加的信任。

不僅如此,這樣一場勝利,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當勝利的消息,傳到朝歌,迅速平復朝歌城內惶恐不安的民心。城內百姓,這才知道,原來還有一支強大的異人軍團,在協助他們抵抗周軍的入侵。

朝歌城內緊張的局勢得到緩解,最先受益的,就是後勤保障。百姓們紛紛慷慨解囊,主動捐出家中的糧食,充作大軍糧草。

他們在朝廷官員的組織下,將一批批的糧食,從朝歌運到牧野。

糧草充足之後,在歐陽朔的建議下,商王帝辛改善了牧野城外奴隸的夥食,確保他們能夠勉強維持溫飽。這無疑印證了歐陽朔此前對他們的承諾,奴隸們幹起活來,更加的賣力。

與此同時,十萬強弩已經組裝到位,分發到奴隸手中。大將惡來,正在軍營,加緊對奴隸的訓練,確保他們進退有度,不至於亂成一團。

惡來將十萬弩手劃分成十個萬人方陣,每個萬人方陣又劃分成十個千人方陣。在歐陽朔的建議下,穆桂英帶著五千弓弩手,編入方陣當中。每個千人方陣,配備五十人,充當方陣的教導隊和指揮官。

將異人軍團和陣營軍隊混編,歐陽朔也算是開了先河。如果沒有帝辛對他的信任和支持,是絕對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