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官醫署(第2/2頁)

歐陽朔放下信件,點開領地操作面板,果然看到宋文發來的結盟申請。歐陽朔沒有猶豫,直接點擊同意。

……

接下來的半個月,遊戲中一片平靜。

無論是各大領地,還是十大行會,都在消化星際移民以及系統更新帶來的後遺症,進行內部的調整與整合。

唯一稱的上轟動的消息,是雄霸的霸王鎮成為中國區第八座晉升為一級縣城的領地。領地排行榜前十,就只剩下最後兩個名額。

這半個月,山海縣也是一片忙碌。

最忙的,當屬建設司。除了要繼續之前的領地更新,還要開工建設經歐陽朔批準的西南大學堂。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市政工程。

首先,就是對城內街道的規劃以及升級改造。

按照歐陽朔制定的標準,一級主幹道,即中軸線上的兩條幹道,寬150米。二級主幹道,即各區中軸線上的幹道,寬100米。三級主幹道,即各區中軸線幹道上的一級支路,寬60米。四級幹道,即街區分隔道路,寬40米。五級道路,即裏坊分隔道路,寬20米至25米。

各街路面皆中間高、兩側低,兩側建有寬2.5米左右的排水溝,再種上從野外挖來的各類樹木。排水溝的排水口,全部引到內城河,再通過內城河排到峽谷,最終匯入北海。

所有街道的材料都是統一的,將泥土和沙子相混夯實,為了防塵,再鋪上細沙,最後再鋪一層青石板。無論是沙子還是石材,山海縣都不缺。修建道路的沙子,全部來自從北海縣運來的海沙,挖運非常的方便。

此項工程,由繪圖板主持,擔任總設計師。

其次,就是橋梁和水閘建設。

因為內城河,分別在北面和東面,穿過第二道城墻。為了不給城市防禦留下死角,這兩個地方,都設計了水閘。水閘是用鐵條,通過錫焊,焊接成鏤空的巨大鐵網,即保證水流通過,又可以有效防止敵人通過內城河潛入城內。

內城河上,設計了五座石拱橋。核心區北門的吊橋被取消,改為木質大門。北門前面,設計三座石拱橋,一主兩次,分別通往主門和兩個側門。取消吊橋,是因為歐陽朔自信,沒有哪個勢力,可以打到山海縣核心區。

另外,在居民區和東區,內城河中間段位置,再分別建造一座石拱橋,方便內城河兩岸的百姓通行。

下一步,歐陽朔計劃在友誼河、泅水河以及峽谷三個位置,各建造一座跨河大橋,將山海縣、泅水縣和友誼縣,互相連成一體。

此項工程,由五尺主持,擔任總設計師。

這一系列的工程,很多還只是開了個頭,真要全部完成,至少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光工程的初步預算,就超過8000金幣。

【落月會】“三大男神”,當然,這是他們自封的,也沒誰認可,最後一位九段線,同樣肩負重任。

九段線帶領一個上百人的團隊,開始測繪山海縣全境地圖,標注各定居點具體坐標,標注各類資源分布情況,標注河流河道情況等等。

這項工作,同樣曠日持久,非一時半會兒能夠完成。

除了建設司,農業司同樣不輕松。

泅水縣和友誼縣第一季的水稻,已經完成收割,共收獲1320萬單位糧食,跟歐陽朔之前測算的基本相當。

泅水縣和友誼縣,按照三十稅一,一共征收到44萬單位公糧。這批公糧,歐陽朔直接撥付給他們充當軍糧,不用上交大本營。

因為資金沒到位,物資司並沒有立即開始糧食收購。要等到月底,資金寬裕之後,物資司就會啟動糧食征收工作。農夫除了留下口糧,剩下的全部按照10銅幣每單位的價格,賣給物資司。

物資司再以11銅每單位的價格,賣給百姓。中間的差價,主要是抵扣物資司儲存成本以及銷售成本,並不是真的賺老百姓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