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最後的謎底(第2/3頁)

除了這個進球,比賽中伊涅斯塔始終都表現的非常搶眼,活躍,不安分,只要他拿到皮球,就總能有所作為。

可以說,伊涅斯塔的復出,讓西班牙隊找回了部分丟失的風格。盡管席爾瓦和法布雷加斯沒有上場,但伊涅斯塔用自己的雙腳給西班牙隊注入風格。

比利亞在邊路活動,參與比賽的機會不多,這種戰術上的不對稱,迫使伊涅斯塔很快就放棄戰術板上給他安排的邊路的位置,更多往中路靠攏,並且發揮了奇效。

西班牙取得了勝利,最終以小組頭名昂首晉級十六強,在首輪淘汰賽中,他們將要面對的是G組第二的葡萄牙,以西班牙現在的狀態,闖過這場兩牙之爭,晉級下一輪,應該不成問題。

以小組第二晉級的智利,雖然輸掉了比賽,但是卻讓全世界的球迷,都不禁要為他們這場敗仗振臂高呼。

在世界杯的賽場上,一場球輸掉,這隊伍晉級的希望至少少了一半,所以功利性必不可少。可以看到,雙方為了保證各自取一分,多少無聊平局都誕生在世界杯賽場上,最近的恐怕就是巴西和葡萄牙之役。

但智利隊的出現,讓這屆世界杯沒有變成“世界悲”,人們所愛看到的進攻基調,在智利人身上體現的特別清晰,哪怕是對西班牙這樣的超強隊,哪怕自己就是10打11,但不顧一切的進攻,讓智利隊無疑成為本屆杯賽人氣驟升的激情球隊。

頭兩場比賽,智利人就貢獻了兩場激情澎湃的勝利,這場面對西班牙,智利隊上半場就罰下一人,但他們根本沒有選擇鐵桶陣,防止丟球增加,而是努力壓出去打,讓控球戰術最為拿手的西班牙都在智利瘋狂的沖擊下,變得手忙腳亂。

很顯然,人們就喜歡看這樣以進攻為生存唯一標準的隊伍,即使這種進攻裏透露著太多的不成熟。

足球是戰爭某種形式的再現,但足球絕不是充滿著太多人類智慧的戰爭,說起來戰爭的最高境界,中國人認為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足球也來這套看看?

那就根本就不會有這項體育運動,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的誕生和發展,都有其單純甚至可以說是幼稚的理念在支撐著,對於足球的第一理念,就是想方設法踢進對方大門,而不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大門不被攻破。

貝爾薩很早就這麽想,智利人全盤接受了他的觀點,貝爾薩以打3313而聞名,當然也因打3313而下課,這次的世界杯,他的智利隊首發陣型全部都是433,增加了一個後衛,前場進攻的人少了?

當然不可能,瘋子貝爾薩的智利隊,強悍就強悍在,三中場裏就一個防守型人物,邊後衛根本就不能當後衛用,比賽的主題就是一起往前推,而貝爾薩要做輪換的話,全部在中前場裏更叠人手。

以最具代表性的對瑞士隊比賽來說事,這場球的重要性兩隊心理都很清楚,智利隊的中場,比達爾主打左路,利用他超大範圍跑動,去打擊瑞士隊右翼,費爾南德斯總體在右路,位置大幅度前壓,其實就是一個右鋒,卡爾莫納在中路指揮,前場博薩諾爾打左邊鋒,蘇亞佐中路,桑切斯右鋒,注意看他的中場,比達爾和費爾南德斯明顯攻強過於守,說起來433,看起來更象是4141的配置,甚至更激進到無法描述的地步。而智利隊兩個邊後衛,尤其是右邊的伊斯拉,更是每場比賽都沒命的往前沖,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

這樣打的前提,要求兩側隊員壓上堅決,突破能力非常強,而且那種各條線上的短傳,全部以快速向前為唯一目的,盡管南美選手普遍腳法不錯,但讓他們一刻不停往前推,當然非常累。

但貝爾薩寧願通過換人,讓這種強攻態勢延續,也不願意搞均衡穩定,那麽貝爾薩的智利隊要不要防守呢?

從這三場的表現來看,他主張的最基礎防守就是固定兩個不上的中衛,中場一人退回協防即可,其他人以進攻為最大目的,當然回防的時候盡量跑回來,特別是中場隊員,但跑不回來呢,也不是貝爾薩要斤斤計較的事。

在這樣近乎“變態”的要求下,球迷所看到的智利隊,哪怕這場面對西班牙,在早早被罰下藝人的情況下10打11,陣容完全失衡的前提下,還通過換上中場隊員來敲打西班牙防線,上了一個米拉,都以為米拉上來填補被罰下的埃斯特拉達的後腰位置,結果米拉一上來就打到前場,吊射得分。當智利隊根本不計較防守得失的話,努力找對方空档打進攻,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比賽動力。

回想98世界杯,智利當時有薩拉斯和薩莫拉諾雙雄,但在自己的半場卻放出五後衛陣容,小組賽裏創造了逼平意大利隊的不錯戰績,但面對完全可以對攻的奧地利,還是這種招數,那個平局質量就要低了很多,而進入到16強後,五後衛在巴西面前形同玩具,結果被打了一個沒二話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