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理想主義者(第2/3頁)

“我本想留在圈外,老老實實做一個球迷,因為接手國際米蘭的想法家族中沒有一個人同意,幾乎所有人都對我說‘不要那麽做,那是一個爛攤子,你會因此吃苦頭。’但我還是那麽做了,如果問我為什麽,我想說,這也是財富的一個用途:用來購買熱愛。”

1995年2月18日,這位莫拉蒂家族名叫馬西莫的掌門人強勢殺入足球圈,他重金從佩萊格裏尼手中買下了國際米蘭俱樂部69.6%的股份,當時國際米蘭一度排名聯賽18支球隊中的第14名,百年豪門瀕臨降級,正式成為國米的大老板,當時莫拉蒂根本沒有還價,據說那筆錢高達六百億裏拉。

這樣的手筆只是莫拉蒂十三年國米生涯的縮影,為了自己心愛的球隊,為了那口中的熱愛,他累計為球隊豪超過十億歐元,用以增加球隊實力和填補球隊財政赤字。

不要說阿布拉莫維奇,也不要提阿布紮比財團,要知道,馬西莫·莫拉蒂根本算不上家族中的大富豪,即便在意大利國內他的財富也僅僅排在100位左右。但就是這位巔峰時期個人財富接近20億歐元的二貨,毅然為球隊耗盡了超過半數的資產。

他用財富購買熱愛,同樣也在為熱愛忍受痛苦,這就是莫拉蒂對於國米最偏執的執著。

對於莫拉蒂而言,幸福在十多年的歲月裏可以變得非常簡單,他偶爾會像當年一般騎著單車從米蘭的比利尼大街,穿越大半個米蘭城達到梅阿查球場,同樣這個老頭也會為一場勝利而旁若無人地在包廂裏手舞足蹈。

就像是一個慈愛的父親,總願意不惜代價給孩子買上最好的玩具,莫拉蒂對國米溺愛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投入,像是沒有窮盡一般。

從接手國米的一天起,莫拉蒂就開始了燒錢的生活:1996年投資399萬歐元;1997年投入3750萬歐元;1998年更是達到了6850萬歐元;1999年為3250萬歐元;2000年更是創紀錄地達到1.33億歐元!

之後也是從來沒有含糊過,似乎錢在他眼裏就是為國米服務的工具而已,意大利媒體詫異道:“莫拉蒂對國米的熱愛,就像他的錢一樣多。”

花4280萬歐元的天價請來羅納爾多,用100萬桶石油換來維埃裏,用700萬美元的當年世界第一年薪留住雷科巴,莫拉蒂把這些球星都視作自己的孩子,同樣他也以一名普通球迷一樣熱愛追捧這些球場寶貝。

哥哥詹馬爾科常常抱怨:“馬西莫,你為國際米蘭花的錢太多了。再不收斂,小心我封了你的銀行賬戶。”

馬西莫總是回答:“那些錢永遠抵不上我對球隊的愛,我為了國際米蘭才這樣做的。這不是父親的理想嗎?遲早有一天,國際米蘭會再次登上頂峰,因為這是上天注定的。”

國米的確又一次登上了頂峰,但這其中的代價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的。

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莫拉蒂花了4280萬歐元將他從巴薩帶到梅阿查球場,懷揣著稱霸意甲甚至是歐洲的夢想。

莫拉蒂像父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羅納爾多,哪怕他曾經因為重傷長時間無法踢球,哪怕他毅然決定轉投皇馬,哪怕後來羅納爾多加盟死敵AC米蘭,老爹始終在為自己的孩子開解:“他不是叛徒,是我允許他離開的。”

莫拉蒂對於球星的溺愛超出了一個老板對雇員的關心,這樣的溺愛也制造了更衣室的矛盾和內訌,當球星與教練無法共存時,成為替罪羊的大都是教練。

在莫拉蒂治下的國際米蘭,十三年裏更換了十五任主帥,其中不乏裏皮、庫珀這樣的名帥,莫拉蒂的屠刀總是揮向教練,以至於意大利媒體戲稱:“在梅阿查一旦球隊表現不佳,馬西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主教練。”

莫拉蒂的確不是一個精明的老板,但他同樣擔得起偉大兩字的分量。2005年3月,布爾迪索的女兒安傑麗娜查出患有白血病,布爾迪索無心踢球,只想回國照顧女兒,於是他對莫拉蒂說:“我要回到我女兒身邊,所以我只有放棄國際米蘭,放棄世界杯,放棄這裏的高工資,你們可以用這些錢再去買一名優秀的後衛。”

但莫拉蒂說:“你去做你該做的好了,國際米蘭會幫助你,我們等你。”

他就這樣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國際米蘭,哪怕這樣的溺愛讓這裏一度成為外界嘲諷中的“球星黑洞”與“主帥墳墓”。

就像哥哥詹馬爾科形容的那樣:“馬西莫不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他更像一個理想主義者。”在艱難的現實面前,飽嘗痛苦的自然是莫拉蒂這樣的理想主義者。

他不計代價地投入,希望在自己手中重新復制“大國際時代”,但每一年巨額的投入總是石沉大海,吞噬著人們年復一年編織的希望。

於是,內拉祖裏們也開始分化:有人同情他的遭遇,認為他所有的錯誤只源於對球隊的溺愛;另一派則涇渭分明地把他視作球隊發展最大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