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目標:千萬年薪!(第2/3頁)

一向精打細算的溫格對阿德巴約要求的高工資嗤之以鼻,他告訴多哥人:不要做一個唯利是圖的人。

可是,心有不甘的多哥射手阿德巴約很快就放出話來:要不給我漲400%的薪水,要不我就轉會去巴薩。

溫格對他的要求極為憤怒,教授承認阿森納現在已經淪為一家出售巨星的俱樂部,但同時,他對當下只認金錢的球星、利益至上的合同和冷酷無情的轉會系統表示了巨大的不滿和失望。

“如果我可改變對現代足球的某些基礎屬性,那我會選擇改變轉會系統,它把球員都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如果他們踢得不怎麽樣,那他們就選擇留在俱樂部裏。而如果他們發揮出色,他們只考慮離開,掙錢!我理解他們想追求更好生活的想法,可我希望他們能尊重自己的合同。”

英超聯賽的三個巨頭阿森納、曼聯、切爾西在今年夏天都被卷入挖角傳聞中,它們面臨著球隊基石被抽走的窘境。

其中弗爵爺一直對皇家馬德裏隊試圖帶走金毛羅的行徑大為光火,皇馬在試圖引進萊特兄弟失敗之後,就把主意打到了金毛羅的身上,不過老爵爺立刻就拒絕了皇馬的7500萬英鎊的報價,並起訴到國際足聯那裏。

在斯坦福橋方面,帥位不穩的穆裏尼奧也陷入了是否要挽留蘭帕德的兩難中:一方面是損失多年來的中場核心,另一方面是要打破俱樂部的工資結構。

當然,還有就是溫格試圖挽留的阿德巴約,這名多哥射手要求薪水向他的老大哥亨利看齊,不然就轉投亨利現在所屬的諾坎普球場。

在采訪中,多哥射手稱:“要不阿森納給我我想要的薪水,要不然我離開這裏。”

他要求的薪水是周薪12萬英鎊,對此他的理由是:“我被用來作為亨利的替代品,而且幹的不錯,可我的薪水卻和亨利的相去甚遠。巴薩就對我提出了一份不錯的合同。是的,我現在和阿森納有合同在身,但是頭兒如果不同意我的要求,那我會選擇離開。如果去年我的優異表現讓我身價上升了的話,那我想俱樂部應該會讓我的薪水也隨之上漲。”

這種“表現好就要漲薪”的潮流讓溫格苦惱不已,同時也在困擾著世界足壇許許多多的人。

溫格對當今轉會系統允許球員更多自由的規則表示了不滿,他認為這樣損害了俱樂部的利益。尤其是某些俱樂部還置轉會系統於不顧,私下接觸有合同在身的球員,溫格認為這種不當行徑應該被徹底杜絕。

2005年6月時,切爾西就因為私下接觸槍手的後防大將阿什利·科爾而被罰款30萬英鎊,球員本人也遭到10萬英鎊的處罰。

之後,皇家馬德裏俱樂部多次試圖勾引法布雷加斯,還有前槍手雷耶斯,國際米蘭最近兩年也對赫萊布頻拋媚眼。

自從博斯曼因為1995年的一起轉會糾紛上訴以來,轉會系統做了革命化的改動。當時這名比利時人起訴標準列治俱樂部不讓他自由轉會離開,最終他獲得了勝利,國際足聯的轉會條款也因此以他的名字而知名。

博斯曼法則使得合同要到期的球員可以和其他俱樂部自由商討合同,這無疑增大了球員的自由性,也使得球員們直面五花八門的誘惑。

在三年前,國際足聯又通過了一條歐盟法律,允許球員在合同剩余兩年時可以選擇自行買斷合同,這樣更可以保證他們的自主選擇權。

隨後,2006年前哈茨隊後衛安迪·韋伯斯特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買斷了自己的合同之後轉會維甘競技隊。

這是利用了國際足聯新通過法律的一條漏洞:25歲以下的球員可以在合同簽訂三年後選擇中止合同,如果有其他國家的另一支俱樂部提供給他新合同的話。

這樣一條條的新法規使得當今球員的胃口日益增大,轉會政策已經被球員們的漲薪要求打得支離破碎。

和阿德巴約相比,迪甘顯然更有資格要求一份高薪水的合同,但是迪甘現在不想這麽做,現在不想,也並不代表迪甘打算堅守著自己的合同一直到結束。

眼下世界足壇還沒有日後那麽風起雲湧,球員的身價,以及薪水也沒有到日後那高的離譜的地步。

不過既然有人還在前面比著,那麽迪甘自然也不想屈居人後。

“赫爾豪!你覺得一份稅後千萬歐元的年薪,是否足夠體現我的價值?”

門德斯原本以為迪甘會拒絕他的提議,卻沒想到迪甘突然來了這麽一句,千萬歐冠年薪,當今世界足壇年薪過千萬的也就只有一個貝克漢姆了。

但是誰都知道那份年薪是怎麽來的,足球荒漠美國想要引進世界上最後號召力的足球明星,除了錢還能拿什麽當籌碼?

除去貝克漢姆不說,在世界足壇的主流聯賽當中,還真沒有誰能拿到千萬歐冠的年薪,如果迪甘能達到這一步的話,似乎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