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E=mc2

鏡海核聚變試驗場,地下三十米處。

實驗室裏,所有人穿著雪白的操作服正襟危坐在自己的崗位,臉都繃得很緊,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並不是一次普通的測試。

小聲的報數聲在這個指揮平台上輕聲傳遞著,就好像在傳遞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謹慎和細心。

這是一次試運行。

接近實戰的試運行。

孫浩在指揮室裏站得筆直,看著屏幕上滾動的各項指標,那些指標對於普通人來說雜亂無章如同天書,但是對於孫浩來說卻好像是自己孩子的體溫和脈搏,每一個細節都幾乎刻死在自己的記憶中。

就目前來說,一切指標良好穩定。

“報告總指揮,一切指標正常。”操作員擡頭在通訊器中提醒。

孫浩頷首,關於核聚變的試驗,再如何謹慎都不為過,每個操作員觀察員手中都有一票否決權,任何一個認為試驗有風險,這個實驗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當然,孫浩手中的是通過權。

就算所有人都開口,沒有他的命令,也沒有人敢進行點火試驗。

因為除了孫浩自己,沒有人能夠承擔失敗的責任。

孫浩也承擔不起,但是他不來抗,就沒有人來扛了。

“試驗開始。”孫浩沉聲說道。

“點火倒計時。”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零。”

隨著孫浩倒計時的結束,他伸手按下了那個點火按鈕,然後向順時針旋轉了九十度。

這是一個防呆設計,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核聚變的點火按鈕依然和五十年前沒有什麽兩樣,機械傳動,甚至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才能夠將那個紅色的按鈕按下去,然後再進行旋轉。

這當然不是因為工程組沒錢,核聚變試驗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差錢的實驗之一了,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人類的未來。

因為下命令這個東西需要實感,不能像是虛擬的平板按鈕一樣,就像在玻璃上輕輕一點,就有十幾枚核導彈沖天而起,這樣的話世界會距離毀滅近上那麽幾分鐘。

所以說有些按鈕注定是傻大黑粗的,是需要絕對可靠,並且絕對不會誤操作的。

比如核導彈的發射,比如說核聚變實驗的點火。

而在實驗室前方三百米處的地下,那個巨大的超導電磁線圈中已經灌注滿了澎湃的電力,他們將提供強大的電磁抑制場,然後將那個足有一億攝氏度的超高溫等離子氣團給束縛在那裏,然後產生聚變反應,釋放出更多的熱量。

簡單來說,進行聚變反應只有兩個難點,其一就是溫度,其二就是固定。

是的,溫度意味著你要將物體加熱到一億攝氏度,這是聚變發生的條件。

然後你需要將聚變的氣團或者說火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是可控聚變的條件。

前者通過了激光點火事先,高度聚焦的激光束可以滿足加熱的需求,而後者,便是傳說中的托克馬克裝置,簡單來說就是電磁場限制系統。

這兩個理論人類已經提出來很久了,所以才會有核聚變只需要五十年就能夠實現的天真幻想。

但是現實總是冰冷而殘酷的。

而今天就是又一次嘗試。

鏡海試驗場目前使用的聚變原料依然是氘和氚,氫的同位素,與氫,或者說氕的區別只在於原子核內的中子數,只需要從海水中就能夠提取,算是相對比較充沛而廉價核聚變原料,缺點就是中子釋放過多,而中子釋放,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核輻射。

氘和氚依舊是無色的氣體,但是被帶上電之後,經過旋轉,很快托克馬克裝置的中心匯聚,隨後數十道激光發生裝置同樣準備就緒,放射出耀眼的白色光芒。

實驗室中的每個人都盯著屏幕上的記錄,這一刻並無法親眼目睹,因為那一瞬間你就會被那堪比太陽的強光刺瞎雙目,並不會有因為你真有一雙24K氪金狗眼而改變。

但是通過攝像頭轉過來的圖像,卻依舊又觀看的價值,正如同幾乎沒有人親眼看過氫彈的炸彈,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曾經在各種影響上看到天空中誕生出來一個太陽的震撼情境。

在高溫的影響下,那些細小的原子開始在有限的空間內飛快地運動,溫度越高,它們運動的速度就越快,這是最基本的熱力學原理,正常情況下它們會在熱量的引導下飛快地逃逸這片空間,但是現在,它們卻被電磁場牢牢的限制在一起。

限制之後,便是原子核之間的互相碰撞。

每一顆氫原子的大小只有0.1個納米,它們相撞當然不會有火星撞地球的龐大場景,但是在微觀的世界中,每一次碰撞都代表著一次破滅與新生。

物理原本就是探索創造這個世界的科學,窮究萬物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