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細思恐極的隱患(第2/2頁)

“數學系萌新不懂就問,LSPM課題組是什麽?”

“陸舟,舒爾茨,佩雷爾曼,望月新一……四個人首字母的縮寫。”

“臥槽?!無情!”

除了正常的討論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陰謀論與之伴隨著。

比如有人懷疑,是華國載人登火辦公室故意偽造的線索,畢竟反正也沒人能到火星上去確認,至於目的則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有的人則是猜測,其實火星文明根本沒有滅亡,而是發達到了人類無法想象的程度,放出所謂的遺跡和地外文明的線索只是為了掩人耳目雲雲。

不開玩笑的話,這些腦洞都能拎出來單獨寫一本小說了。

另一邊,不只是網絡上的熱議。

學術界對這次第五類接觸的看法也是充滿了爭議。

來自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尤瓦爾·赫拉利教授,在BBC的邀約下接受了采訪。

作為備受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其著作有《人類簡史》系列三部曲,因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幾乎成為了科幻文學的教科書。

至於為什麽請到了他,而不是研究地外文明或者天體物理的專家,估計是BBC紀錄片的制片人覺得,根據歷史的經驗,對於這種完全脫離常識的發現,也許科幻作家的腦洞反而會更有說服力一點。

面對采訪的鏡頭和話筒,尤瓦爾教授用耐人尋味的語氣說道。

“令人慶幸的是,我們發現了生活在我們旁邊的鄰居,然而這同時也是不幸的,雖然我們終於意識到了他們的存在,但很有可能他們已經在火星上觀察我們很久了。”

嗅到了爭議的氣息,記者立刻拋出了一個準備好的問題。

“請問在您看來,您不看好華國宇航員在火星上與地外文明展開的第一次接觸嗎?”

“第一次接觸?什麽是第一次接觸?人類和細菌的第一次接觸是在兩百萬年前的一場大病,還是在顯微鏡發現之後?”用三句反問回答了這個問題,尤瓦爾教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繼續說道,“事實上,就像我們對他們的語言一無所知,而他們卻甚至已經能夠用地球上任意一門語言和我們交流一樣。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差別,也許比我們和細菌之間的差別更大。”

“而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你認為細菌是文明嗎?”

“這恐怕是我們所有人都得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