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神秘失蹤的裂縫?(第2/2頁)

剪輯之後的采訪錄像,被BBC以紀錄片的形式放出,並很快被上傳到了youtube等視頻網站上,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事實上,柯米頓教授的觀點,也正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

即,那條地震裂紋應該是真實存在的,由火星上的地質運動形成,並且從那組照片上的情況來看,形成時間應該不會非常久遠。

只是讓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那麽長的一條裂紋,為何會在一夜之間消失。

關於這一現象的原因,學術界的意見如預料之中地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的觀點相對保守,認為可能是火星上巨大的晝夜溫差導致的熱脹冷縮,使得斷裂構造地步的孔隙巖層壓裂,從而導致開裂的地表發生向內側的修復性收縮。

再加上風沙的填埋作用,填補了果露在地表的細微的裂痕,才使得那條特殊的斷裂構造,看上去就仿佛是一夜之間消失了一樣。

至於另一派的觀點,則是生物成因,認為是某種生活在赤鐵礦上的噬鐵細菌侵蝕了斷裂構造底部的赤鐵礦礦脈。

再加上附近華國火星科考站對水源地的鉆探取樣,引發了該地區的構造坍塌,進而發生了斷裂構造消失的現象。

然而,無論是哪一方的觀點都缺乏有效的理論依據,彼此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

除此了這些邏輯上勉強還能自圓其說的猜測之外,還有一些完全不講邏輯的猜測。

比如,關於火星人的。

一小部分人認為,單純的地質運動已經無法解釋這種“神秘”的現象,只能將它歸結於人為因素造成的。

而這很可能便是火星人的傑作!

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甚至基於這一觀點做出了進一步的推廣。

比如,在失去了大氣層的保護之後,火星人便從地表搬到了地下,而那道裂紋其實根本不是什麽地震形成的,其實是火星人通往地表的出入口。

總之,各種各樣的觀點眾說紛壇。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面前,一切都似乎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而就在這時候,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忽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