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在此之後要做的事情(第2/2頁)

為了鞏固這一地位,就必須用更高端的產能,淘汰掉落後的產能。

到目前為止,金陵高新技術園區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依靠著金陵高等研究院的研發力量,金陵高新技術園區順利地代表華國產業界,在碳基材料以及新能源這兩個領域站穩了腳跟,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至於領港開發區,則算是將“金陵高新技術園區模式”推向全國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即,以技術密集型企業為主軸,以生產力密集型企業為軀體,形成一種傘狀結構的生產關系,打造完全由研發力量驅動的生產體系。

當然了,雖然這些東西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事實上想要做到卻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沒有一根足夠堅韌的主軸,就算這把傘的傘面做的再大,也撐不住國際市場的暴風雨。

而問題也正是在這裏。

無論是金陵高等研究院還是陸院士,都只有一個。

金陵高新技術園區能夠靠高等研究院的研發力量快速崛起,而滬上的領港開發區就沒那麽幸運了。

在很大程度上,星海一號量子超算中心之所以選擇了滬上,而不是金陵,便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陸舟希望能夠通過星海一號,孵化出一批像星空科技一樣用心做研發、將知識產權作為基本盤的技術密集型企業。

雖然指望它們復制星空科技的成功是不太可能的,但有時候量的積累也能產生質的變化。

本來,這根支撐整把傘的主軸,也不一定非得由某一家企業來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