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沒有點著?(第2/3頁)

問題似乎陷入了僵局。

反應堆的狀況好的不能再好,然而堆芯就是啟動不了。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前線的檢查報告送了過來。

初步診斷是,包括堆芯捕集器、散熱系統、能源接口……等等這一系列的部件在內,所有能檢查到的東西都是正常的。

唯獨反應堆堆芯。

這玩意兒對俄國的核工程師來說等同於一個“黑箱”。

在對相關技術不了解的情況下,只有華國方面的工程師能夠對這玩意兒進行檢查。

然而根據協議,華國方面是不需要向俄羅斯方面出示完整的技術細節的。

這時候,Rosatom公司的負責人萊蒙托夫忽然站起身來發難道。

“確保反應堆正常運行是你們華國企業的義務,這是合約上白紙黑字寫著的,我說的對嗎?”

王院士:“是這樣的。”

“然而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唯一不確定的是否存在問題的,就是反應堆堆芯這個還沒有得到有效檢查的部件!”

面對萊蒙托夫的攻訐,王院士嚴肅回應道。

“糾正你的說法,我們的工程師已經對堆芯進行過全面的檢查,檢查報告你也看過了——”

打斷了王院士的胡,萊蒙托夫用懷疑的語氣說道。

“是的,你們確實這麽做了,但誰知道你們有沒有在檢查報告上說謊呢?”

看著眼前這個不斷將鍋扣向他們這邊的家夥,王院士微微眯了下眼睛。

“你什麽意思?”

“我在合理的提出質疑,”眯著眼睛盯著王院士,萊蒙托夫繼續說道,“現在問題最大可能就是出在堆芯這個‘黑箱’上,我有理由懷疑問題就是出在了這裏。為了對故障原因進行準確的鑒定,我要求你們向我們或者俄羅斯其他第三方檢查機構,出具完整的檢測技術。”

王院士沉聲道:“這和協議上說好的不一樣。”

萊蒙托夫咄咄逼人的繼續說道:“是的,因為你們沒有確保反應堆正常運轉,這是你們違約在先!”

“我並不認為我們有什麽違約的地方,我們正在積極地幫助你們解決問題!”

就算繼續反駁下去,也只是無意義的爭吵罷了,王院士將視線投向了諾瓦克部長,希望他能夠出面讓這家夥冷靜下來,但卻意外地看見,後者微妙地挪開了視線。

很顯然,他的意見正在搖擺,而且已經搖擺向了萊蒙托夫的那一方。

畢竟這座赫利俄斯聚變電站,不只是和俄羅斯的未來,更是早已和他的識途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

維系和華國方面的關系固然重要,但這不意味著俄羅斯會毫無底線的一直妥協,現在核聚變電站無法成功運行,而且除了無法檢查的對象之外,根本找不到問題出在哪裏。

那麽即便是排除法,他也有理由相信,問題就是出在了堆芯上。

就在局勢開始漸漸變得對東亞電力不妙的時候,在會議中一直沒有說話的陸舟,忽然開口說道。

“等離子體湍流的監測數據方便給我看一下嗎?”

“監測數據?”萊蒙托夫皺了下沒眉毛,和身旁的安全總監對視了一眼,接著又看向了陸舟,“那堆雜亂無章的數據有什麽意義嗎?”

所謂等離子體湍流數據,也就是通過He-3原子探針這個眼睛看到的反應室內的等離子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或者說的通俗點就是一種描述反應室內所有微流元的運動軌跡的數學模型。

當初這個研究成果可以說是轟動物理學界一時,甚至有不少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學者都宣稱,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它直接為仿星器等一系列磁約束的聚變堆裝置提供了理論基礎。

不過,這玩意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確實和一堆雜亂無章的數字沒什麽區別。

就好比再優秀的程序員也不太可能會去研究0和1這些機器語言,因為那是CPU之類的硬件的工作。

而且最關鍵的是,反應堆根本就沒有點著,就算調取了等離子體湍流的監測數據,對於解決問題又能有什麽幫助呢?

對於這位毛子的質疑,陸舟只是聳了聳肩。

“不試試怎麽知道?”

萊蒙托夫面無表情地也聳了下肩膀。

“隨便。”

雖然並不看好陸舟能夠用那些數據做些什麽,但萊蒙托夫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讓Rosatom公司的技術員調取了等離子體湍流的監測數據。

數據被打印在一份200多頁紙的報告上,送到了會議室中。

看著那厚厚的一摞打印紙,王院士的眉毛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這別說是從裏面翻出什麽有用的信息來,甚至別說是分析這些東西了,只怕就是要將這些紙全看完,都得花上不少時間。